一級建筑師場地與建筑設計:道路分類與分級


道路分類與分級
1.道路分類
按照道路在道路網(wǎng)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對沿線建筑物的服務功能等,城市道路分為四類:
⑴快速路
快速路應為城市中大量、長距離、快速交通服務。快速路對向車行道之間應設中間分車帶,其進出口應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兩側(cè)不應設置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進出口,兩側(cè)一般建筑物的進出口應加以控制。
⑵主干路
主干路應為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qū)的干路,以交通功能為主。自行車交通量大時,宜采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兩側(cè)不應設置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進出口。
⑶次干路:次干路應與主干路結(jié)合組成道路網(wǎng),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務功能。
⑷支路:支路應為次干路與街坊路的連接線,解決局部地區(qū)交通,以服務功能為主。
2.道路分級
除快速路外,每類道路按照所占城市的規(guī)模、設計交通量、地形等分為Ⅰ、Ⅱ、Ⅲ級a大城市應采用各類道路中的取標準;中等城市應采用Ⅱ級標準;小城市應采用Ⅲ級標準。
3.消防車道
⑴消防車道寬度應≥4m,穿過建筑物門洞時其凈高應≥4m。
⑵盡端式消防車道應設有≥15×15m的回車場。
⑶建筑物的封閉內(nèi)院、高層建筑的內(nèi)院或天井,當其短邊長度超過24m時,宜設有進入內(nèi)院的消防車道,車道距高層建筑的外墻宜>5m。
⑷高層建筑的周圍應設環(huán)形消防車道。當設環(huán)形車道有困難時,可沿高層建筑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當建筑物的沿街長度超過l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應在適中位置設置穿過建筑物的消防車道。
沿街建筑應設有連通街道和內(nèi)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80m。當建筑物長度超過80m時,應在底層加設人行通道。
⑸大型民用建筑、超過3000座位體育館、超過2000座位的會堂和超過3000m2的展覽館等公共建筑,宜設環(huán)形消防車道。
⑹消防車道下管道及暗溝應能承受消防車的壓力。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gòu)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gòu)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gòu)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gòu)造》考點:樓梯的有關問題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