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看社會:心理學看清明節意義


考試報名:2014年上半年各地報名入口匯總|20歲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一對一雙證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從2008年開始,清明節被規定為法定假日。清明節有什么意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有什么意義?
我認為,有兩大意義:
一. 清明節的第一大意義,可以引用《論語》:“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這里的“終”是指人的生命的結束,“遠”是指時間上的久遠。“慎終”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真誠、慎重地表現對已故親人)的懷念、感恩。“追遠”是指不忘本,盡量遠的追溯自己的祖先。
活在世界上,我們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就是:“我是誰?”也就是“我從哪里來?又向哪里去?” “慎終追遠”有助于我們回答這一問題。所謂“明德歸厚”的 “明德”指“慎終追遠”之后,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清晰,德性更能夠彰顯。“歸厚”,人逐漸變得充實、豐滿。從全人心理學來看,悼念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就是與他(她)通心。德者,亦是大道運行之參悟、踐行者也。厚德之人,乃得道之人。
今天您想到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了嗎?如果您沒有條件去掃墓,您是否有時間來冥想呢?您是否還有任何沒有放下的情感呢?是否還有什么耿耿于懷的往事呢?如果有的話,能夠適當地處理,您的能量將進一步地增加。
二、清明節第二大意義:清明時節,大地回春,萬物生長,欣欣向榮。清明節也是與大自然融合、通心之節!所以,在清明節,不妨也去與大自然交流、通心。郊游、踏青、放風箏,都是非常好的活動。如果您今天到大自然中去了,是否感受到了大自然那種生機勃勃、周而復始的力量了呢?其實,在您的身上,也有這種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印度詩人哲學家泰戈爾說:“人是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在清明節體驗成長,乃是在道中運行。
清明節體現了中華民族之陽光面!
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從全人心理學的角度看,它們都可以理解為“通心節”。
春節,與在世的親人通心,與親戚、朋友、同事通心。
清明節,與去世的親人通心,與大自然通心。
端午節,與憂國憂民的屈原通心,與自己的事業通心。
中秋節,與在世的親人通心,與親密關系通心,與自己的感情通心。
傳統節日是一種風俗、文化,其節日的內涵,體現了這個國家、民族物質的、精神的生態。一個國家、民族對于節日的詮釋,是隨著其普遍人格的上升演變的。
隨著中華民族普遍人格的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的內涵也必然發生變化。
以前的傳統節日,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就是一個字:“吃”。
春節,吃大魚、大肉。
清明節,吃寒食。
端午節,吃粽子。
中秋節,吃月餅。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格的普遍提高,節日的精神含量必將逐漸增加。其增加的表現之一,就是通心的活動滲透其中。
通心,其實就是人類在交往活動中自我實現的表現。通心的含義經過擴展,與不在世的人,與其他生物,與大自然也可以通心。
通心是道,人類的活動往通心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隨著人類的活動往通心發展,個體自身,人與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必將更加和諧。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
節日是人類自身的產物,它們應該有利于人類的自我實現。
編輯推薦:
報考指南 備考經驗 疑難問答 交流論壇 各級別歷年真題大匯總 免費在線模考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