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心理咨詢師論文:老年人群心理健康與個人收入的關系

心理咨詢師論文:老年人群心理健康與個人收入的關系

更新時間:2014-03-20 10:25:36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心理咨詢師論文:老年人群心理健康與個人收入的關系

  【論文摘要】   目的 探討個人收入因素對不同地區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影響。方法 應用非隨機抽樣方法,采用WHO 5心理健康指數量表中文版調查問卷分別在廣州和貴州黔西南州兩地對≥60歲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數據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t檢驗、χ2檢驗、方差分析等。結果 不同年齡段人群心理指數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廣州各年齡段老年人群心理指數得分均高于貴州地區(P<0.001)。不同經濟收入層次人群間的心理健康指數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生活費用收支平衡和經濟狀況較寬裕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均優于收支狀況差的老年人(P<0.001)。結論 個人收入狀況是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沿海發達地區的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狀況優于內陸欠發達地區,入不敷出的經濟困境是影響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

  【論文關鍵詞】 心理健康;WHO 5量表;生存質量;老年人群;收支狀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personal income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elderly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WHO 5 well being index scale plus demographic and financial information were used in the survey respectively conducted in Guangzhou and Qianxinan on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ging 60 or more with a conveniently acquired sampl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analysis, t test, Chi square test and ANOVA. Resul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P>0.05) on the WHO 5 well being indexes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cross region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 mental well being of the Guangzhou popul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uizhou (P<0.001). The objects′ well being indexes with different financial income were separately compared by ANOVA which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01), implying that those with good financial situation had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others with poor financial balance.Conclusions Personal inco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mental well being of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the elderly population living in the developed region have bette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than those living in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s potentially due to thei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dvantage. It also implies that lower income featured by deficit financing is a risk factor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elderly population.

  【Key words】 Mental well being; WHO 5 questionnaire; Quality of life; Elderly population; Financial balance

  本研究應用WHO 5心理健康指數量表作為主要指標,對貴州和廣州兩地區≥60歲老年人群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觀察沿海與內陸地區老年人心理健康和收入及花費的差異,以探討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現狀與經濟因素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自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間對廣州市越秀區、荔灣區、白云區以及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望莫、興義、興仁等地區的≥60歲老年人群進行隨意抽樣調查。調查人員由在讀中專生、大學生和研究生志愿者組成,在實施調查工作之前均經過統一培訓,以便對調查工作流程進行規范。

  1.2 方法

  調查內容包括受訪者的一般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民族、職業、文化等)及其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測量的主要工具為WHO 5心理健康指數量表(WHO 5 Well Being Index)。該量表由5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按6個等級記分(0~5分),量表總得分為5個條目的分數之和;分數越高,提示生存質量越好;如果總得分低于13分,則提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問卷回答形式為調查員根據量表條目逐條向被調查的老年人詢問并解釋問題的含義,由調查對象自行選擇應答項并現場記錄,或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本次共發出問卷2 800份,回收問卷2 552份,其中合格問卷2 490份,合格問卷應答率為88.93%。

  1.3 統計學分析

  對合格問卷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管理與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檢驗、t檢驗和方差分析等。

  2 結 果

  2.1 一般人口學數據

  本研究共調查≥60歲老年人2 490人,廣州市633人,貴州省1 845人;年齡60~101歲,平均年齡(69.24±7.39)歲。去除性別缺項調查表12份,婚姻缺項調查表32份,文化程度缺項調查表2份,對調查樣本人群按地區進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等狀況比較,除婚姻狀況兩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他各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本次調查樣本中廣州地區的女性調查對象多于男性,貴州地區的男性調查對象多于女性。老年人群絕大部分為已婚者,單身或獨居的主要原因為喪偶。表1 廣州與貴州兩地老年人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構成〔n(略)〕

  2.2 兩地老年人經濟收入與支出情況對比

  去除未填寫收支情況的54份缺項調查表,以及31份月生活費缺項調查表,對調查對象的個人生活費收支情況進行分類和比較,提示同一地區老年人群在不同收入層次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貴州地區老年人群的生活費用明顯低于廣州地區,貴州地區老年人群達到生活費用的收支平衡金額僅為廣州地區1/3。如果按每人每月300元作為經濟狀況好壞的分界線,則兩地老年人口在生活費用上處于入不敷出困境的人數比較均占調查對象的半數,且貴州比例高于廣州。見表2。廣州地區老年人群的月收入大多數為300~500元,而貴州地區大多數在100元以下,一方面與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貴州地區老年人群的經濟條件不如廣州地區,可能對兩地人群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見表3。

  表2 廣州與貴州兩地老年人收支情況及月生活費用(略)表3 廣州與貴州兩地區老年人月生活費構成〔n(略)〕

  2.3 基于WHO 5心理健康指數量表的調查結果

  使用經翻譯校正后的WHO 5心理健康指數量表調查,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數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37),但各年*齡段的得分均數僅略高于13分的健康臨界值,提示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情況普遍較差。見表4。表4 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數(略)

  如表4所示,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廣州和貴州兩地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數進行比較,發現各年齡段不同地區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廣州地區各年齡段的得分均高于貴州地區,提示廣州地區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優于貴州地區。另外,廣州地區各年齡段得分均數都在16分以上,提示該地區老年人心理健康情況較好;貴州地區各年齡段得分均數都低于13分,提示貴州地區老年人心理健康情況較差。見表5。表5 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心理健康指數(略)

  不同收入層次的老年人群心理健康指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其中月收入在100元以下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數低于13分的健康臨界線,而月收入在300~500元和800元以上兩組的指數得分最高;另外收入在100元以上的調查對象心理健康得分均數均超過了13分的健康臨界線。結合上述分析,可推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其經濟收入情況可能存在關聯,當月收入達到收支平衡后,其心理健康情況受經濟收入因素的影響會有所減輕;同時較寬裕的經濟條件(月收入800元以上)能夠明顯改善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得分均高于收入較低者。見表6。表6 不同收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指數(略)

  3 討 論

  隨著我國社會進入老齡化,我國確立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目標。在目前生理 心理 社會新醫學模式的發展條件下,衛生保健的目的不再單純是解決軀體上的痛苦,而是注重身心健康的全面改善和隨此帶來的主觀健康狀態及生活滿意度的提高。生存質量強調個體主觀幸福感獲得的主觀性指標,是目前評價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理想指標。對于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測量工具方面,目前多采用SCL 90或自編量表,存在條目較多,針對性不強,對于老年人群而言,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調查實施的難度。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使用了由丹麥學者Bech研制并由WHO心理研究協作中心修訂而成的心理健康指數量表作為主要測量工具,該量表被WHO推薦用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測量,亦可用于抑郁癥的初步篩檢工具〔1〕。課題組于2011年引進該量表并譯制成中文版,進行了初步應用信度和效度的評價〔2〕。

  本研究在廣州和貴州兩地使用WHO 5心理健康指數量表對≥60歲老年人群進行調查,經濟狀況和人口學資料提示,廣州地區老年人群年齡偏大,文化水平相對貴州較高,月經濟收入及生活花費亦高于貴州地區。根據收入狀況對老年人群進行WHO 5心理健康指數的調查分析,提示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狀況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存在差異;但心理健康并不單純隨收入的增加而改善,而是受收入和生活開支情況的影響;經濟上達到收支平衡的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狀況較經濟條件差者好,經濟收入是影響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上述數據分析提示,入不敷出的經濟困境可能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導致精神疾病(如抑郁癥)的發生。從上述分析來看,?州地區的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指瘦得分普遍低于13分臨界線,有必要作進一步的調查,探討經濟因素對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影響。WHO 5心理健康指數量表內容簡明,操作方便,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應度,適合用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測量〔3〕。然而對于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尤其是少數民族的信度較低(α=0.51)。因此對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人群,需要對條目表達內容進行翻譯和校正,以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參考文獻】

  1 Bech P,Gudex C,Johansen KS. The WHO(Ten)Well Being Index:Validation in Diabetes〔J〕. Psychother Psychosom,1996;65:183 90.

  2 Bech P. Rating scales for psychopathology,health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A compendium on documen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SM III R and WHO systems〔M〕. Berlin:Springer,1993:148 50.

  3 歐愛華,郝元濤,梁兆暉,等.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初探〔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7;32(2):190 2.

 

2013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成績查詢專題 網校代報名服務! 2014上半年各地報名時間

心理咨詢師各級別歷年真題大匯總 在線模考

更多信息敬請訪問:心理咨詢師頻道 交流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