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心理咨詢師論文:蘇北失地農民心理敵對的多因素研究

心理咨詢師論文:蘇北失地農民心理敵對的多因素研究

更新時間:2014-02-28 09:39:08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心理咨詢師論文:蘇北失地農民心理敵對的多因素研究

  【論文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失地農民心理健康狀況,重點觀察其心理敵對因子,為制定失地農民的身心衛生相關政策提供決策依據。方法 使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徐州市金山橋社區、茶棚社區兩地失地農民。兩地各隨機抽取一個居委會針對老年失地農民開展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7份。結果 老年失地農民心理健康問題嚴重,有近一半的失地農民心理異常,近1/4的人敵對因子異常,母親身體狀況差、對政府補助政策不滿成為主要的危險因素。常與別人聊天、患有高血壓成為主要的保護因素。結論 政府應該重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的同時,要注意失地農民的心理健康疏導教育,開展針對個體的心理咨詢與治療,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論文關鍵詞】 失地農民;心理健康;敵對因子

  9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地加快,城郊失地農民每年增加200萬左右,他們徘徊在城市的邊緣,缺乏城市保障,成為最弱勢的群體。其中老年失地農民由于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再就業困難,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又難以改變,因此引起更大的心理沖突,如果解決不好會進而導致與社會的沖突〔1〕。為了解該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敵對因子的狀況,探討影響失地農民敵對心理的各種影響因素,完善對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和促使社會和諧發展,我們于2007年9~12月份對徐州市周邊老年失地農民開展了入戶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使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徐州市金山橋社區、茶棚社區失地農民。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7份,有效回收率92.33%。

  1.2 研究方法 調查員均為徐州醫學院醫學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經過統一培訓后,用統一設計的調查表對調查對象進行調查。調查員采取現場調查方式,指導調查對象填寫,對老年人或文盲等調查對象,由調查員按照調查對象回答的實際情況幫其填寫。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生活習慣、社會關系、健康狀況、社會關懷、心理狀況評定(SCL?90和壓力量表)等6方面。

  1.3 統計學處理 用 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錄入和差錯糾正,采用SPSS15.0行χ2檢驗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 結果

  2.1 人口學資料 本次調查共獲取老年失地農民有效樣本277例,年齡60~86歲。其中,男88人(31.8%),女189人(68.2%);漢族274人(98.9%),其他民族3人(1.1%),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210人(75.8%),初中46人(16.6%),高中技校15人(5.4%),大專及以上6人(2.2%)。其中當前有職業的68人(24.5%),無職業的209人(75.5%)。其中在婚的210人(75.8%),非在婚的67人(24.2%)。其中,有宗教信仰的32人(11.6%),沒有宗教信仰的245人(88.4%)。其中,黨員31人(11.2%),非黨員246人(88.8%)。

  2.2 心理異常患病率分析 本次調查樣本經癥狀自評量表SCL?90的評定,其中心理正常的有143人(51.6%),心理異常的134人(48.4%),近50%。心理異常中敵對因子異常人數達到了64人(23.1%),嚴重異常人數為4人(1.4%)。中國居民敵對因子常模為1.46±0.55,本次調查對象的敵對因子平均為1.29±0.45。其中非敵對異常的敵對因子平均為1.08±0.12,敵對異常的人平均為1.84±0.34,嚴重異常的人為3.33±0.19,三者差異顯著(F=575.53,P=0.000)。

  2.3 敵對因子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在調查表所涵蓋的34個分類變量中,使用單因素χ2檢驗一共篩選出7個敵對因子的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敵對因子的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表(略)

  還有27個因素不是敵對因子異常的危險因素,除了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等一般因素外還有24個非敵對心理的危險因素;他們分為四類:①精神生活:文化程度、是否黨員、是否信宗教不是危險因素;②生活習慣:是否經常吸煙、是否經常喝酒、是否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是否讀書看報、是否看電視、是否下棋打牌、是否運動;③軀體健康:自己的健康狀況與去年比較發生變化、父親的身體狀況、自己有無慢性病;④社會支持:目前是否有職業、收入高低、是否得到親朋經濟幫助、家人滿意的幫助、是否聯系兄弟姐妹、是否聯系朋友、有無基本醫療保險、有無失業保險、有無養老保險、是否比城里人差、社會交往范圍的變化。

  2.4 敵對因子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由于敵對因子之間存在混雜影響,這里使用Logistic回歸分析,因變量y為敵對因子是否異常,自變量選取了前面7個有意義的單因素,增補了年齡,壓力得分,負性生活事件等分等連續變量。使用條件后退法,構建Logistic回歸模型。模型有意義(χ2=41.343,P=0.000),見表2。模型顯示,母親身體狀況差敵對因子的異常率是對照組的6.41倍,對政府的補助不滿的敵對因子的異常率是對照組的2.83倍,壓力得分每增加1分,敵對因子的異常率變為1.01倍。常常與別人聊天、患有高血壓是敵對因子的保護因素。

  表2 敵對情況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略)

  3 討論

  3.1 蘇北老年失地農民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蘇北老年失地農民近1/2出現心理異常,近1/4的存在有敵對心理異常。隨著社會工業化不斷推進,失地農民正在形成一個新的特殊的社會群體,由于他們失去耕地的承包權,失去自身口糧需要的保障,改變長期的生活習慣,對政府的補助不滿意,在這種失去心理的作用下產生較嚴重的敵對心理〔1〕。

  3.2 失地農民需要個體化的心理衛生服務 敵對與是否參加休閑娛樂活動、體育活動、讀書看報、看電視無關,而是否經常與別人聊天是敵對心理的保護因素,提示開展一般意義的社區健康促進活動可能收效并不大,而應該針對失地農民社區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等個體化的心理衛生服務〔2〕。

  3.3 國家補償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 多因素分析的結果顯示對政府的補助政策不滿意是一個較強的危險因素。失地農民不同于失業的工人,不能夠享受國家對城市失業人口的“三條保障線”的救助政策〔3〕。而多數農民的失地補償是一次性補償,加上有些補償不到位、補償不公正,使得許多農民拿到的有限的安置補償費后生活無法保證長期穩定,很多人“坐吃山空”。所以建議在補償前聽證、補償中公正、補償后增加就業培訓與上崗機會,以化解失地農民的敵對心理〔4〕。

  3.4 還有幾個進一步值得研究的問題 本次研究沒有發現文化程度高低、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黨員等精神生活對敵對心理的影響,是不是樣本量不夠大,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同時還發現了“其他休閑活動”在單因素分析中成為危險因素,這個“其他休閑活動”的內容是什么值得進一步調查探明。“患有高血壓”成了敵對心理的保護因素,其原因也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偉忠.化解城市邊緣人口心理沖突的政策選擇〔J〕.貴州社會科學,2006;34(6):53?7.

  2 袁 慶,李清華,徐凌忠.威海市農村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7):1314?6.

  3 沈關寶,王慧博.城市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問題研究〔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3(4):58?62.

  4 趙翠玲,李明蔚.失地農民社會心理與社會穩定芻議〔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3(1):18?9.

 

2013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成績查詢專題 網校代報名服務! 2014上半年各地報名時間

心理咨詢師各級別歷年真題大匯總 免費在線模考

更多信息敬請訪問:心理咨詢師頻道 交流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