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經典案例分析模擬題(12)


一般資料:張某,女性,19歲,某大學二年級學生,未婚
自我陳述:
我從來就性格孤僻,沒有伙伴,甚至和妹妹也不接觸,當時并不覺得這是什么缺陷.上初中以后看到其他女同學經常同男同學在一塊兒又說又笑。十分開心,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自己為什么就做不到昵。我雖然個性孤僻但內心卻渴望與人交往井希望被他們重視。可我又做不到。同學們很少和我交談.因此我內心矛盾重重.進入高中這種內心矛盾越發強烈。每天獨來獨往十分痛苦。高三后期幾乎不敢去上課,在家看書還能勉強靜得下來,一到學校就心煩意亂.由于過去基礎很好考大學時才沒有落榜,進大學以后又產生一種自卑感,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有一次考試時.一位男同學問我一道題的答案,我很高興地告訴了他,但被監考老師發現并說“有些同學眉來眼去地干什么”。我聽后十分害怕,總感覺自己眼神不正常.不敢和別人對視。總怕別人說我不正經,怕同學恥笑.有時不敢去上課,不敢與同學往來。怕與別人的視線相對,說自己不正經。
我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事業心較強,一心想在教學科研方面出點成績,對學生很有耐心。幫助和輔導他們爭取學有所成,但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少過問。更不用說彼此談心了.我有一個小我一歲的弟弟,正在讀高中,我們也很少在一起聊天。父母不注重管理家務。家里非常零亂吃穿方而更不講究,我穿的都是父母的舊衣服改制的衣服.我總覺得不如別人。在男同學面前沒有吸引力。
了解資料:
父母介紹:求助者自幼膽小。不敢單獨一個人在家.不敢和同學來往,不敢單獨出去做事.自進入大學后連上課也不敢抬頭看老師講課。夏天不管天氣如何熱在室內總是掛著窗簾.在家里經常照鏡子,反復表現出自認為最佳的表情和風度.父母沒有辦法,感覺女兒總得離家走上社會,所以求助與心理咨詢。
1、該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是什么?(8分)
情緒:自卑,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害怕與人接觸,表現為緊張、焦慮、恐懼。(3分)
行為:避免與他人接觸,出現回避行為。(2分)
社會交往:害怕與人交往,害怕與人對視,不敢單獨出去做事,影響正常學習。(2分)
2、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診斷的依據是什么?(12分)
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社交恐怖癥。(3分)
診斷依據為:
1)本案例中未出現幻覺、妄想等癥狀,除外精神分裂癥。(1分)
2)根據主客觀統一性、知情意協調一致性、人格相對穩定性的三原則,確定本案例不是重性精神病。(1分)(1分)
3)本案例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求助愿望。(1分)
4)本案例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癥的診斷標準。(1分)
5)以恐懼為主導癥狀,存在對某些客體有強烈恐懼、有反復或持續的回避行為,自身無法控制。符合恐懼癥診斷標準。(1分)
6)害怕對象主要為社交場合(害怕去上課等)和人際接觸(如怕看老師、同學等)(1分)
7)常伴有自我評價低(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1分)
3、 如何對非精神病性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分類?(6分)
1)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行為問題的求助者處于心理不健康狀態。對非精神病性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分類即指對心理不健康狀態進行分類。(1.5分)
2)符合由現實因素激發、持續時間較短、情緒反應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嚴重破壞社會功能、情緒反應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即診斷為心理問題。(1.5分)
3)符合由相對強烈的現實因素激發,初始情緒反應劇烈、持續時間長久、內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即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1.5分)
4)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或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有嚴重心理問題但沒有嚴重人格缺點者(如均衡性較差的人格)可列入可疑神經癥范疇。(1.5分)
4、引發求助者問題的原因是什么?(12分)
1)生理原因:青春期(4分)
2)心理原因:自幼膽小、個性孤僻,認知觀念不合理(4分)
3)社會原因:家庭環境因素,父母很少過問。(4分)
5、在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4分)
1)充分尊重求助者(1分)
2)關切理解求助者(1分)
3)采取對方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交談(1分)
4)對尊重、溫暖、真誠、通情達理的要點作簡要描述(1分)
6、在本案例中使用心理測驗對求助者進行評估,您認為需要選擇何種量表?(4分)
1)對求助者人格進行分析,選擇MMPI測驗,并根據兩點圖驗證初步診斷。(2分)
2)了解求助者心理生理行為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及嚴重程度,選擇Scl-90測驗。(2分)
7、請結合本案例,為求助者擬訂的有效的咨詢目標。(6分)
與求助者協商確定咨詢目標,如協商不能確定,以求助者目標為主。(2分)
擬定的咨詢目標是:
1)近期目標:緩解緊張、恐懼情緒,逐漸減少回避行為次數(商定該次數)。使用Scl90測驗,測查人際關系敏感、恐怖分數等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圍。(2分)
2)遠期目標:使求助者正確看待自我,提高自信心,走向自我認識和自我實現的終極目標。(2分)
8、通常從哪些方面對咨詢效果進行評估?(4分)
通常情況,從以下方面對咨詢效果進行評估:
(1)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估(0.8分)
(2)心理咨詢師對咨詢效果的評估(0.8分)
(3)求助者社會生活狀況改善情況(0.8分)
(4)求助者周圍人對其改善狀態的評價(0.8分)
(5)求助者咨詢前后心理測驗結果的比較(0.8分)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9日)2025-09-19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8日)2025-09-18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7日)2025-09-17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6日)2025-09-16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5日)2025-09-15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2日)2025-09-12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1日)2025-09-11
- 環球網校2025年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9月10日)2025-09-10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基礎心理學知識》每日一練(9月9日)2025-09-09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基礎心理學知識》每日一練(9月8日)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