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三級復習:臨床資料整理與評估


一般臨床資料的整理與評估
一、學習目標
學會對臨床資料的整理
二、工作程序
1、按如下提綱整理歸納一般資料:
(1)人口學資料;(2)生活狀況;(3)婚姻家庭;(4)工作記錄;(5)社會交往;(6)娛樂活動;(7)自我描述;(8)個人內在世界的重要特點;(9)其他。
2、按如下提綱整理個人成長史資料:
(1)嬰幼兒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個人成長中的重大轉化以及現在對它的評價。
3、按如下提綱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體和社會工作與交往狀態:
(1)精神狀態;
(2)身體狀態;
(3)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
4、對資料來源的可靠性予以說明:
(1)如果是來自親友或中介人所提供的資料,應首先判斷其真實程度并給予附加說明后方可使用。
(2)如果是來自心理咨詢人員所提供的資料,應對其初步診斷性的結論進一步核實后方可使用。
三、相關知識
1、對臨床資料的歸類、解釋及驗證
A.資料可分為三大類:(1)個體方面;(2)環境條件;(3)他人評價。
B.面臨資料時的思路:
(1)考慮與處置方案和治療有密切關聯的資料;
(2)找出偏離正常標準的行為;
(3)抓住“顯眼和突出”的事件。
2、驗證資料的可靠性
方法:A.補充提問;
B.心理測驗;
C.比較同一資料的不同來源。
賦予某種資料以具體意義時的思路:
(1)就事論事(現象描述)
(2)尋找相關(關聯事件)
(3)跡象分析(原因推斷)
3、影響資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過分隨意的交談、咨詢師的傾向性很可能給求助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評價和環境判斷的失真。
(2)同一咨詢機構中,收集資料者如果也是后來的決策者,那么咨詢師的早期印象可能影響最終診斷和咨詢決策。但如果一個人收集資料,另一個人做決策,又容易發生對資料的理解錯誤。
(3)不能靈活的做出交談計劃。
(4)對初期印象和后來新資料之間的矛盾處理不當。
4、職業傾向對理解資料的影響
(1)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問題,傾向于自然的觀察與評價。如:家屬。
(2)從醫療或病理學的角度看問題,傾向于求助者有病。如:精神科醫生。
(3)從行為主義心理學或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問題,傾向于求助者是學習、行為或認知方面的問題。如:行為、認知心理學家。
(4)從人的發展生長角度上看問題,傾向于求助者的自我發展受到阻礙。如:生物學家。
(5)從個人與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角度看問題,傾向于求助者與環境之間失去了平衡。如:生態學家。
四、注意事項
1、一定要仔細、嚴格和按技術要求去搜集和評價各類資料的內容。
2、咨詢師給出的評估有錯誤或把握不大時,應進行集體討論,以保證意見的正確性。
更多心理咨詢師復習資料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