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變態心理學章節筆記8.2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表現和類型


第二節 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表現和類型
一.臨床表現特征:
思維聯想障礙:破裂性思維、思維中斷/云集、語詞新作、詞語雜拌
情感淡漠遲鈍或倒錯,社會退縮或緊張癥綜合癥
意志行為障礙:意志活動低下、矛盾/倒錯意向、違拗……
幻覺(以言語性幻聽為主)/妄想(以被害妄想、關系妄想最常見)
二.陰性癥狀與陽性癥狀研究
1.陽性癥狀:
Crow 1980年提出陽性癥狀(Ⅰ型)原發癥狀:幻覺Hallucination/妄想Delusion
幻覺――在沒有現實刺激作用于感官而出現的虛幻的知覺體驗
妄想――缺乏客觀事實依據、內容荒謬,但卻不能或極難以被說服而堅信不移的主觀病態信念。
紊亂行為
2.陰性癥狀(Ⅱ型):情感淡漠、言語貧乏,孤獨、社會退縮,意志活動低下
――慢性化病程,預后不良
不動 Avolition (不做任何活動或動作)
不語 Alogia (不說話)
不笑 Ahedonia (沒有樂趣)
冷漠 Affective flattening
三.臨床類型
1.緊張型:近年有減少趨勢,大多起病于中青年,緊張性木僵、運動性抑制為多,也有緊張性興奮,可交替出現,或單獨發生
2.偏執型:最常見類型,起病年齡較晚、多在中年,發展緩慢、多以妄想為主,一般不伴有感知障礙
紊亂型:多青春期急性起病,陽性癥狀突出、幻覺生動,脫離現實,想入非非,沉溺于白日夢、空想、幻想之中,性色彩濃厚,情緒變幻莫測;可自發緩解,需系統和維持治療
單純型:青少年起病、逐漸發展的人格衰退,陰性癥狀為主,預后不良
未分化型: 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癥狀都具備,但又不符合緊張型、偏執型或紊亂型的標準。
殘留型:不再有幻覺或妄想,但仍有“殘留”癥狀,諸如怪異思維、情感淡漠、社會退縮等。
尼采:(1844-1900)
1849年父親因“腦軟化”去世,年僅36歲,之前曾表現出嚴重的抑郁狀態
1871年尼采健康開始惡化,失眠、嚴重頭痛,1876年被迫請長假休息,1879年向巴塞爾大學辭職,1879-1880年冬季患嚴重抑郁,
1889年致朋友喬治:
“您曾經發現過我,找到我是容易的,但現在的困難是如何擺脫我……
釘在十字架上的人”
“……我們要在羅馬召開一次列國君主會議,以決定將年青的德國皇帝槍斃于此…
尼采―愷撒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