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看社會:高三生為何雇兇殺父親與姐姐?


5月12日,河南周口市發生一起命案,該市中院審判委員會委員高天峰和女兒高瑋藝在家中被殺。而幕后兇手竟是這家人中的超生子高煒晟。
雇兇者自稱心理有“陰暗面”,網上尋找殺手,數次催促殺手行兇,犯案后表示后悔。5月12日凌晨,河南省周口市發生一起殺人案,周口市中院審判委員會委員高天峰和女兒高瑋藝在家中被殺。警方隨后查明,高天峰的兒子高煒晟涉嫌雇兇殺人。
據高煒晟供述,從今年2月起,他開始在網上聯系殺手,殺他父母和姐姐。
在周圍人眼中,這個18歲高三男生隨和、幽默,喜歡打籃球和網游,和其他同齡人無異。雇兇理由困擾著高煒晟的親友。
但高煒晟很早就在網絡上訴說自己心理有“陰暗面”。這個被家庭寵愛的男生,由于超生,從小東躲西藏,隱瞞身份,為此他抱怨父母的“無情”。由于家庭對其學業上較高的期望值,高煒晟多次向同學表示“不堪壓力”。
“我也經常幻想殺人,也喜歡在夜里游蕩,我怕黑,又害怕寂寞,但我總有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想法,我恨世界,我想把它洗干凈……”
去年4月,高煒晟曾經在陰暗吧里發帖,這樣描述自己的內心。
一年多后,今年5月12日凌晨,這個自稱“幻想殺人”的大男生涉嫌雇兇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和姐姐。
第二天,面對詢問,高煒晟也有些困惑。高說,不知道當時為何會有殺死至親的想法,他明明知道父母和姐姐都很疼他,并且自己也很喜歡他們。
這同樣是困擾警方和高煒晟親友的問題。人性的陰暗往往超出想象。對于這個問題或許難以有準確答案。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這18歲少年成長歷程中留下的點滴異樣的痕跡。
但在這一天的凌晨,河南周口的一名高三學生高煒晟,打開自家大門,引入兩名他雇來的兇手,將做法官的父親高天峰和姐姐高偉藝殺害。母親,本來也在他的殺人名單上,只因臨時不在家,而躲過一劫。
令人唏噓的是,當看到兇手沖進來,高偉藝還將弟弟反鎖在房間內,以保護弟弟。
即將參加高考的高煒晟,為何以如此殘酷的方式度過母親節?看了《新京報》與《法制周報》的報道,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高煒晟是超生,嬰兒時東躲西藏的經歷,讓他沒有感受到愛,專業性的說法,是沒有機會形成情感客體穩定性。用通俗性的說法,是因不斷地變換居所與養育者,在這種超級不穩定的養育環境中,他沒有機會在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
也可以說,他的內心是破碎的。
并且,這會讓他缺乏一個最基本的能力――共情能力。于是,他不能體會別人的體會,不能站到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
2、他一直念念不忘東躲西藏時父母的“殘酷”。這意味著,那時的分離給他造成的創傷太重,而且,可能家人沒有重視這種創傷,沒有當時對此做工作。
他將這些行為視為“殘酷”,卻不能真正理解,他父母那時也有苦衷,這是缺少共情能力的表現。
3、這種經歷導致他有一顆超級破碎的心,而無助,是這種破碎之心的核心。但父母與家人,卻對這顆無助的破碎之心提出了高要求――考上名牌大學。
這會進一步撕裂他。表面上,他將浙江大學視為高考目標,而這只是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而已。內心中,成績一般的他卻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目標。這種不可能的目標,會再一次激活他的無助。
4、他的父母,也一樣缺乏共情的能力,看不到兒子的無助,而只會使用一種方式――督促與施壓。他們安排女兒高偉藝去陪讀,給兒子做飯送飯,并嚴格管教。
并且,從初中起,溫柔寡言的高偉藝就負責管弟弟,作業完不成就不能出去玩。
內心極其無助,而家人又對自己高要求,這導致了高煒晟的焦慮。他少白頭,體重200多斤,這對于183的他來說還是太胖了。
5、在高考前殺家人,是為了躲避高考失敗必然催生的更大無助。
可怕的無助,會撕毀一個人的自我,令一個人的自我瓦解。自我瓦解,是比死亡還可怕的感覺。在高煒晟看來,是父母與姐姐在逼迫他面對高考,他的無助感,是他們催生的,若殺死他們,就可以避免這份可怕的無助。
所有的這些環節中,最重要的環節還是嬰兒時的環節,有嚴重被拋棄感的孩子,會有兩個重要的可怕心理:
1)絕望。認識世界上根本沒有人愛自己。
2)仇恨。恨不得毀了整個世界。
“我也經常幻想殺人,也喜歡在夜里游蕩,我怕黑,又害怕寂寞,但我總有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想法,我恨世界,我想把它洗干凈……”
“我也經常幻想殺人……我對任何人沒有特殊感情,沒依賴感,包括父母,我也計劃過殺人案件。我想把他們殺了然后吃掉,我認為這樣就不會被發現,這就是我的陰暗面。”
高煒晟在百度“陰暗吧”上的兩段文字,講出了他的絕望與仇恨。
為了對抗可怕的絕望與仇恨,他們通常會給自己披上一個厚厚的好人之殼。高煒晟,在同學眼中就是性格溫和且陽光,而且怎么叫他外號“高胖”都沒事。
這個好人之殼是一個壓制自我的殼,但它的壞處是,它將一個人的感受力切斷,不能感受到外界的愛。后來父母與家人的補救,因為這個殼的存在,將變得艱難很多。
假若外部世界比較寬松,這個殼就可以發揮一定作用,讓這樣的人不必感受到無助與絕望。但高煒晟家人給他施壓,讓他一定要考上個好大學的做法,卻令這個殼有了破碎。
這雖然是一個極端個案,但也是一個警示。它在告訴父母:不要只將目標盯在孩子的學業上,不要只會一味施加壓力,發揮孩子的人性,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是比學業重要無數倍的事情。
至少,當你覺得你的孩子已處于破碎邊緣時,請停止向他施加壓力,轉而給他支持。
假若你是這樣的孩子,或是這樣的成年人,要知道,你內心的無助、絕望與仇恨,是你最需要面對的,而通常,這不是你能單獨面對的,若有條件,尋找心理醫生的幫助,極為重要。
所以,嬰兒早期,父母與家人,特別是媽媽,對孩子細心呵護并及時照料,極為重要。甚至可以說,這是養育孩子的頭號大事。
父母會覺得,我們怎么對孩子,都是出于愛。可是,對于孩子,特別是嬰兒來說,只有一種情形才是愛。那就是――
看見嬰兒的存在。具體就是,及時滿足他的需求,并與他有情感上的互動。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