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認知心理學章節筆記:第八節(2)


三、簡述詞匯歧義消解的主要理論
四種典型的模型:多重通達模型、選擇通達模型、重排序通達模型和整合模型。
⑴多重通達模型認為,歧義詞的所有意義都自動通達。語境不能直接影響詞匯加工,但可對詞匯加工器的輸出起作用,進而選擇合適的意義。
⑵選擇通達模型認為,語境能夠引導讀者通達歧義詞的合適意義。盡管歧義詞兩個意義都有一些最初的激活,但只通達與語境相一致的意義。
⑶重排序通達模型認為,歧義詞可供選擇的意義按相對頻率高低順次激活,語境信息通過提高合適意義的激活程度來影響通達。因此,不同類型的歧義詞上應該觀察到不同的結果模式。例如,當語境支持偏向歧義詞的次要意義時,次要意義的激活水平將得到提高,但主要意義的激活水平仍然足夠高,因此會造成主要與次要兩種不同意義之間的競爭。如果語境支持的是均衡歧義詞的次要意義,那么,這個額外的提高可能足以克服主要意義相對頻率上的優勢性。
⑷整合模型認為,最初的激活也是有順序的,但語境僅僅是在后詞匯的整合階段影響詞匯加工器的輸出,一個意義的成功整合會自動中止任何未完成的通達過程。
四、句法歧義消解的理論:
在過去的20年里,句子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基本的實驗發現上:
第一,當識別句子中的每一個詞時,讀者或聽者增量式地建立詞串的句子水平的表征。目前,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即句子的結構暫時有歧義,人們也能立即作出一個特定的分析。
第二,人們能夠很快地使用詳細的詞匯信息獲得合適的分析
花園中徑理論框架:
在花園中徑理論框架中,研究者曾經提出了兩個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則,一個是最小附加原則,其含義是,句子加工過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潛在的不必要的節點,按照這一原則,當遇到歧義結構時,第一遍的句法分析過程中,句法分析器將建構最簡單的可能的結構。另一個是遲關閉原則,其含義是,只要語法上允許,讀者總是傾向于把每個新的語言材料附加到當前剛剛假定的從句或短語上,該原則能夠保證新的成分即時地附加到先前的材料上,因而使得超出讀者工作記憶限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花園路徑模型,它假定句法分析包含兩個階段,最初,只是純粹的句法分析原則起作用,然后,語義的和詞匯的信息才起作用,它們被用來證實或拒絕最初階段的輸出。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