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基礎知識點詳解:焦慮與焦慮癥


焦慮與焦慮癥的關系
焦慮是人的一種常見的心理情緒,而焦慮癥則是一種心理疾病了。
焦慮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焦慮癥又稱焦慮性神經癥,是以廣泛性焦慮癥(慢性焦慮癥)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癥)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癥,其焦慮并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一般人都有過程度不同的焦慮體驗,焦慮是人大腦中一種固有的“程序”,每當人們覺察到某種潛在威脅時它就“啟動”,提醒自己未雨綢繆,及早防范,避開危險。從這點看,焦慮反應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絕大多數焦慮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屬于正常焦慮。所謂正常焦慮是指“合理”和“不過分”的焦慮,所謂“合理”是指有原因,通常是生活事件;“不過分”指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引起焦慮的原因性質和嚴重程度一致,而異常焦慮是指“不合理”和“過分”。二者的區別在于正常焦慮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可以理解和反應適度;而異常焦慮不但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過強、過長,與個人和現實的實際情況不相稱,而且情緒反應的強烈異乎尋常最終不能自控,必須獲得醫學幫助。還有些人無明顯原因而不適當地焦慮,焦慮的程度嚴重,持續時間過長,而且多次服藥試圖解除焦慮,并導致社會或生理功能損害,為此病人明顯感到痛苦,甚至走上輕生的道路。若這樣的話,則可能是患了焦慮癥。
焦慮癥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不同的個體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包括情緒癥狀(緊張不安和不愉快、易激惹);運動癥狀(運動性緊張或不安);自主神經癥狀(心前區不適、心悸、心跳加快、氣促、呼吸困難、窒息感、面紅或蒼白、胃部或腹部不適、腹瀉、尿頻);警覺性增高(入睡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對光和聲音敏感)。
焦慮對人的工作、學習及機體的生理功能等各方面產生影響,輕度或適度的焦慮,使大腦和整個機體處于適當的覺醒水平或興奮狀態,思維敏捷,判斷準確,迅速做出決定,使機體保持充沛的體力;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焦慮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甚至發展為焦慮障礙。
可見,焦慮與焦慮癥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輕度焦慮對人有意,會激勵人的潛質。而嚴重的焦慮則會演變成焦慮癥,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