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命題點分析:社會心理學-6


命題點11 從眾、社會促進、社會怠慢、模仿、暗示及社會感染
1.從眾
(l)定義是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愿地與群體中的多數(shù)人保持一致的現(xiàn)象。
(2)功能從眾具有促進社會形成共同規(guī)范、共同價值觀的功能。
從個體來看從眾具有讓個體適應社會的功能。
(3)類型
一是真從眾。
二是權宜從眾。
三是反從眾。
(4)行為的原因
一是尋求行為參照。
二是對偏離的恐懼。
三是群體凝聚力。
(5)影響從眾的因素
一是群體因素。
二是個體人格因素。
三是情境的明確性。
四是其他因素。
2.社會促進
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任務時,由于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xiàn)象。
與社會促進相反,有時候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的工作績效降低,這種現(xiàn)象稱為社會干擾,也稱社會抑制。
3.社會懈怠
社會懈怠也稱社會逍遙,指群體一起完成一項任務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xiàn)象。
4.模仿
(1)定義:是在沒有外在壓力的條件下,個體受他人的影響仿照他人,使自己與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現(xiàn)象。
(2)意義
一是模仿是學習的基礎。
二是適應作用。
三是促進群體形成。
(3)塔爾德的“模仿律”
一是下降律。
二是幾何級數(shù)率。
三是先內(nèi)后外律。
5.暗示
(1)定義
暗示指在非對抗的條件下,通過語言、表情、姿勢及動作等對他人的心理與行為發(fā)生影響,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見和觀點,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動。
(2)分類
按信息來源,暗示可以分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按暗示者的目的,暗示可以分為有意暗示和無意暗示。
按暗示雙方的接觸方式,暗示可以分為直接暗示和間接暗示。 按暗示效果,暗示可以分為暗示和反暗示。
(3)影響暗示效果的因素
一是暗示者的權力、威望、社會地位及人格魅力對暗示效果有明顯的影響。
二是被暗示者如果獨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識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顯;被暗示者的年齡、性別與暗示的效果也有關系,年齡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三是被暗示者所處情境是暗示發(fā)生作用的客觀環(huán)境。個體處于困難情境且缺乏社會支持時,往往容易受暗示。
6.社會感染
(l)定義 是一種較大范圍內(nèi)的信息與情緒的傳遞過程,即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及其他方式引起眾人相同的情緒和行為。
(2)特點
雙向性、爆發(fā)性和接受的迅速性。
(3)分類
一是個體間的感染。
二是大眾傳媒的感染。
三是大型開放群體的感染。
命題點12 愛情、婚姻、離婚及家庭
1.愛情
(1)定義
是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異性個體產(chǎn)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級情感。
(2)與喜歡的區(qū)別
主要表現(xiàn)在依戀、利他和親密。
(3)發(fā)展階段
愛情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取樣與評估、互惠、承諾和制度化四個階段
(4)形式
李(J. Lee,1973)等人通過研究,概括出了六種形式的愛情: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戲式、占有式、實用式、利他式。
(5)三角形理論
斯坦伯格認為,愛情是由親密(重視彼此的喜歡、理解與期待)、激情(魅力與性吸日以及承諾(決定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三因素組成的三角形。
2.婚姻
(1)定義 是男女結成夫妻關系的行為,是家庭成立的基礎和標志。
(2)夫妻關系的類型
一是愛情型。
二是功利型。
三是平等合作與分工型。
四是建設型。
五是惰性型。
六是失單型。
七是一體型。
3.離婚
(l)定義
就是依法解除婚姻關系。
(2)夫妻之問的心理沖突
一是需求不滿。
二是價值觀念的不一致。
三是“自我”的遠離。
四是夫妻的性差異。
(3)原因
一是低齡結婚。
二是未婚先孕。
三是戀愛時間短。
四是家庭有離婚史。
五是婚前性經(jīng)驗。
六是夫妻不平等。
七是性生活不和諧。
4.家庭
(1)定義
家庭作為一個群體,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其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及收養(yǎng)關系構成。
(2)結構要素
一是家庭成員的數(shù)量。
二是代際層次:在家庭代際關系中,既有連續(xù)性,又有間斷性。
三是夫妻數(shù)革: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幾對夫妻,就有幾個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小穩(wěn)定。
(3)結構模式
一是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
二是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對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組合而成的家庭。
三是聯(lián)合家庭:由夫妻與兩對或以E的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結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四是其他家庭:上述二種類型外的家庭,如單親家庭、丁克家庭等
(4)功能
包括:經(jīng)濟功能、性的功能、生育功能、撫養(yǎng)與贍養(yǎng)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流功能和
休閑與娛樂功能。
(5)影響家庭功能的因素
一是社會與環(huán)境因素。
二是家庭成員的素質(zhì)。
三是家庭成員間的人際距離。
(6)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指一個家庭從形成到解體的過程,是美國學者研究人口問題時提出的,對我們中國社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適用于核心家庭。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2025-09-17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