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命題點分析:社會心理學-2


命題點3 社會化及社會角色
1.社會化
(1)定義
從社會視角看,社會化是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從個體視角看,社會化是個體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2)基本內容
一是教導社會成員掌握生活與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二是教導社會成員遵守社會規(guī)范。
三是教導社會成員明確生活目標,樹立人生理想。
四是培養(yǎng)社會角色。
(3)基本條件
一是人類有較長的生活依附期。
二是人類的遺傳素質提供了社會化的可能性。
(4)個體社會化的主要載體
包括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介和參照群體。
(5)社會化類型
一是語言社會化,
二是性別角色社會化。
三是道德社會化。
四是政治社會化。
2.社會角色
(l)定義
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tài)。
(2)分類
按角色獲得方式,社會角色可以分為先賦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行為的規(guī)范化程度,社會角色可以分為規(guī)定型角色和開放型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社會角色可以分為功利型角色和表現型角色。
按角色承擔者的心理狀態(tài),社會角色可以分為自覺角色和不自覺角色。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過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領悟和角色實踐三個階段。
(4)角色失調
人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矛盾、障礙,甚至遭遇失效,這就是角色失調。常見的角色失調有四種形式:角色沖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及角色失敗。
命題點4 自我、身份及自尊
1.自我
(1)定義
又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其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人際關系及社會角色的認知。
(2)結構
分為物質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3)概念的功能
一是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
二是解釋經驗。
三是決定期待。,
(4)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階段
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2.身份
(l)定義
是由個體的社會地位及處境地位決定的自我認同。
(2)特點
包括:客觀性、主觀性、多重性、穩(wěn)定性和契約性。
3.自尊
(l)定義
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2)影響因素
一是家庭中的親子關系。
二是行為表現的反饋。
三是選擇參與和揚長避短。
四是根據相似性原理理性地進行社會比較。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