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三級重點知識復習:第四章(1)
更新時間:2013-05-24 09:24:58
來源:|0
瀏覽
收藏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心理咨詢師三級重點知識復習第四章: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
第四章 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
第一節 關于變態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分支,主要研究異常心理的性質和特點以及環境對異常心理發生發展的影響。精神病學作為臨床醫學的分支,著重于異常心理的診斷、治療、轉歸和預防后及治療、康復。
精神分析認為心理過程主要是潛意識的,潛意識在心理異常中具有重要意義;性沖動是神經癥和精神病的重要原因,性心理發展要經過幾個確定的階段,在每個階段上接受刺激太多或太少,就會使性心理“退化”或“固著”,造成人格變態、異常,“力比多”是心理活動的動力,它驅動著性心理的發展。人的心理結構是由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構成。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本我按快樂原則活動、自我按現實原則、超我按道德原則活動。自我擔心本我,所以產生焦慮,繼之進行壓抑,這種能力叫“防御機制”,它是一種壓抑或克制能力。防御(壓抑)不住,產生異常心理,壓抑住了、形成意識不到的痛苦,藏于潛意識之中,以扭曲形式(夢、口誤等)表現,心理學對弗洛伊德學說的評價是堅定地抵制了宗教思想和支持了人本主義思想,用“力比多”這一生物本能代替了上帝意志,但局限是邏輯演繹的方法存在質疑,缺乏嚴格的實驗研究。現在,經典精神分析理論基本被新精神分析所代替,將關注重點從本我移到自我,將幼兒期發展論修正為終身發展論。
巴甫洛夫認為神經癥和精神病是由于大腦興奮和抑制兩個基本神經過程的沖突(他用高級神經活動學說來說明人類異常心理現象)。
人本主義對異常心理的解釋是:“自我”無法實現的結果和趨于完善的“潛能”特征受阻。
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心理學原則:主客觀世界統一性原則,心理活動內在協調性原則,人格相對穩定性原則。“自知力不完整”和“無自知力”是判斷精神病的指標之一。
編輯推薦
下一篇:心理咨詢師考試復習筆記一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