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詢師輔導:精神分析的理論觀點


精神分析的理論觀點
人類的心理活動分為無(潛)意識和意識兩大層次,二者之間為前意識。
關于心理結構:
關于人格結構: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
“本我”的活動,遵循“快樂原則”,它要求毫無掩蓋與約束地尋找直接的肉體快感, 以滿足基本的生物需要。如果受阻或被遲誤,就會出現煩擾和焦慮。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自我”介乎“本我”與“超我”之間,按著“現實原則”活動。“自我”通過與外界 環境的接觸,經由后天學習獲得發展。“自我”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圍環境,儲存從外界獲 得的經驗,從而具備了應對現實的功能,“自我”的這一功能是基于個體保存的本能 ,弗洛 伊德稱他為“自我”本能,它可以對“本我”發揮指導和管理功能。“自我”可以按“現實原 則”確定是否應該滿足“本我”的各種要求。
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結構部分稱為“超我”,“超我”的活動遵循 “道德原則”。從個體發育來看,“超我”在較大程度上依賴于父母的影響。 “超我”一旦 形成之后,“自我”就要同時協調“本我”、“超我”和現實等三方面的要求。為此,“自 我”就成為“本我”與外界關系的調節者,也是“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調節者。
關于心理動力:心理動力學是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內容。
弗洛伊德所說的心理發展動力,是性本能和營養本能的復合體,個體保存和種族延續兩
種本能同時促進心理發展。
神經癥起源于自我和性的矛盾。
關于心理發展:弗洛伊德發展觀點是動力觀點的延伸,即對心理動力的動態描述。性欲
發展可分為如下階段:
(1)口欲期(0-1歲左右)、
(2)肛欲期(1-3歲)、
(3)生殖器期/戀母期(3-6歲)、
(4)潛伏期(6-12歲)、
(5)生殖期(12歲以后)。
關于適應問題: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能得以實現,必須經過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形式
不同的應對。人類兩種基本應對方式:變相宣泄和自我防御。
焦慮分為現實性焦慮、神經癥性焦慮、道德性焦慮。
自我防御機制: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壓力時,同時又顧及到現實要求的壓力,形成的
調整功能。包括:壓抑、投射、置換、反向、合理化、升華、轉移等。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