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叛逆與屈從母親之間掙扎


來訪者自述:最近到保險公司做業務員,但情緒很不穩定。母親認為保險是“騙人”的,反對我從事這個行業。感到自己一定要把客戶拿下,才能打消母親的疑慮。但很怕見人,怕別人對自己有企圖,總覺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母親從小的教導)。母親工作上很優秀,覺得自己優秀,兒子也必須做到。來訪者自己在叛逆與屈從母親之間掙扎。
我讓來訪者回憶過去經歷過的印象深刻的被騙經歷,希望和他一起探尋害怕被騙的成長根源。隨即,來訪者報告了三樁印象深刻的事件:第一件事情發生在小學一年級,有人想要用兩塊糖換我的紅領巾,我同意了。結果回到家后,媽媽暴跳如雷,打我一身傷,讓我始料不及,無法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來爸爸告訴我,媽媽認為我被騙了。于是,自己覺得以后還是不要與人接觸。后面兩件事情發生在大學畢業時和參加工作之初……這三個被騙事件就像三個明晰的成長坐標,使當事人進一步認定自己被騙的“真相”。
于是,我選取最早的一次被騙經歷,通過情境還原,幫助來訪者做一個認知偏差的糾正。我讓來訪者首先放下理性判斷,試著回到感覺層面:“當這個小孩子用紅絲巾(綁在脖子上有點熱)換了自己喜歡的糖,內心里是什么感覺?”經過感覺回歸,來訪者欣喜地找回當時高興、滿足的心情。繼而,我問道:“當母親打你時,你感覺怎么樣呢?”來訪者回憶起當時的委屈和無辜。
其實,當時,用紅絲巾換取兩顆糖是小孩子間的自愿交易行為,對當時的來訪者來說本來還是一件滿心歡喜的事情;而之所以感到被騙,是因為后來母親不由分說地打了他,并灌輸給他被騙的理念。那時候,他還不懂得紅領巾的價值,而孩子天生喜歡好吃的東西;母親出于對孩子的保護和擔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騙,是將成人的價值評判標準強加在孩子身上了。
來訪者談到,母親內向,不善與人交往。自己小時候很相信她,后來覺得她也不一定對。自己將來要成家立業,希望能夠改善。
……
其實,孩子從小與母親有深厚的連結,會不自覺想要滿足母親的期待。來訪者似乎一直是為母親而活。既然現在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一些思維偏差,是否能夠慢慢學會承擔起自己的生命?因為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也是對母親負責。否則,如果一味按照母親的期待去做,萬一失敗了,自己可能埋怨母親,把責任推給母親,這是拒絕成長的表現;而即使成功了,那也不是自己的成功,只是母親的成功。無論是否采用母親的意見,關鍵是真正找到自我成長之路,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理念,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由于深受母親價值理念的影響,來訪者在自我成長、承擔生命之路上還需要經過一翻努力。心理咨詢中通過信息挖掘了解到,來訪者的母親擔心孩子被騙,用自己的優秀對孩子提出了無形的要求,束縛了孩子的自然成長,妨礙了孩子為自己承擔生命責任。
作為成年人,來訪者也意識到成家立業的緊迫性,有急切的改善自己心理困惑的訴求,對心理咨詢師也充滿信任,因此,此次心理咨詢收到良好的效果反饋。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