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強迫癥?-強迫意識與完美主義


強迫癥并不罕見,甚至常見到多數人偶爾都會有點強迫性意識,因而除非特別嚴重,以至于將之稱之為一種病癥都略顯聳人聽聞。從相對標準的定義上講,強迫癥是指患者在主觀上感到有某種不可抗拒和被迫無奈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上的存在。而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害怕這類冗長、精確、繁復的“定義”,一見之下便會做起考試的噩夢,手下便不由自主的想刪之而后快――不知道這算不算也是強迫癥:)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擔心自己忘了鎖門、龍頭是否擰緊、手是否洗干凈、只要孩子一離開自己視線就盤算小兔崽子的安危禍福之類。這些可以簡單的稱之為“強迫意識”,一般來說只要對自身生活沒有太多的影響,你大可聽之任之――隨它去。但如果你覺得自己實在太。。。太受不了了――因為你整天都會這樣,以至于幾乎都在忙這些“檢查”,想停下來都困難,那你可能就需要進一步治療了。
當前30歲左右的大城市人群相對容易出現較典型的強迫癥狀,這可能主要與長期的重復性工作、背負較大的工作壓力、而本身又有較強的上進欲望、有一點完美主義傾向有關,學術上認為這種壓力與追求逐漸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了癥狀的發生。
多數網絡文章認為中青年白領是強迫癥高危人群,理由是他們一旦受挫就很快表現出明顯的歇斯底里,甚至自虐自傷。其實中青年白領是網民的主要構成這倒是不爭的事實,強迫意識本身則很少會因為你的領色差別而有所改變,當然了,也許是因為身為白領,一般有相對明確的事業和上升空間,也就給自身過度執著于事業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而相對內向的性格再加上長期壓力造成的抑郁寡歡,則更容易與過強的事業心和好勝心相作用,從而以某種怪異脾氣或習慣表現出來。
強迫癥的根源,經過上面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除了社會因素外,個人心理素質是決定性的因素,而那種強迫癥易感性素質,多數時候則表現為“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本身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對,畢竟追求完美是進步的主要形式,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得強迫癥而索性辭掉手頭的大有前景的工作而去山林里修身養性的緣故(雖說在那里你也可能會抱怨山林不如你想象的完美)。一切的關鍵則在于我們怎么使用這把“雙刃劍”。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