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衛生法施行后,我還能做心理治療?


“精神衛生法出臺后,在醫院從事心理治療的話,我有合格資質嗎?”仔細閱讀剛出臺不久的精神衛生法(以下簡稱新法)后,在精神科臨床與教學一線工作了27年的叢中直截了當地表達了他的疑惑。
叢中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1985年,大學畢業,彼時恰逢衛生部醫政司起草精神衛生法(草案)。根據北京市精神衛生暫行規定,允許精神科醫生做心理治療。所以,當初叢中持有精神科醫生的職業執照就可以從事心理治療,不需要衛生部頒發的心理治療師證書或勞動部的心理咨詢師證書。
面臨同樣困惑的遠不止他一個人。
2012年10月26日,第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表決通過了精神衛生法。法律文本共七章八十五條,自明年5月1日起實施。
歷時27年,新法終于塵埃落定。在過去的一周里,業界的討論卻沒有隨著新法的通過而停止,反而越發激烈。
一線從業者的困惑
“精神衛生法明年5月1號施行后,我還能不能做心理治療?”叢中向《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說,“如果我再去做心理治療,可能就失去處方權了。”叢中繼續解釋。
根據相關法規,作為精神科醫生,叢中擁有處方權,但是根據新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不得從事精神障礙的診斷,不得為精神障礙患者開具處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療。
更多的疑惑接踵而來:在校學生如果有輕中度的抑郁癥,或者是“社交恐懼癥”“適應障礙”等精神障礙,一般都可以在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得到免費心理治療。而按照精神衛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第五十一條:“心理治療活動應當在醫療機構內開展。”學校開展的心理治療工作就屬于非法了。
2008年四川地震時,很多受災群眾出現了“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大批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積極地去救援,為這些“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心理治療幫助。按照當今的精神衛生法二十三條規定,將來再有災害,咨詢師就不能從事這些心理治療救援了。
相關模糊的表述引來業界的紛紛質疑。
對此,研究了精神衛生法一周的叢中發布了62條微博討論相關條款,最后他總結道:今后還有很多細則會出臺的,如果沒有更多細則,這部法律的可操作性就不強,難以得到有效落實。
精神學還是心理學?
近年來,“被精神病”屢次見諸報端。所以,新法的出臺最先引起關注的就是自愿原則。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自1995年至今,至少有12起“被精神病”案引發媒體與輿論關注。此次精神衛生法通過后,外界更多把目光投向如何防止“被精神病”現象發生。
美國司法精神病老師、醫學博士楊承忻擔心由于細節缺失,最終影響防止“被精神病”現象的發生,曾建議增加“30天暫行監護人”概念,以此來解套“監護關系”滋生“被精神病”的難題。但未被通過稿采納。
很多心理咨詢師對新法表示了擔憂,認為新法嚴格限制了心理咨詢師的從業范圍,新法實施后將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在叢中討論新法的微博評論中,充斥著許多咨詢師不滿,甚至有人覺得這是衛生部“跑馬圈地”,“干脆叫精神醫生法得了。”
不過,有人認為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規范行業從業人員。在沈陽師范大學從事學生心理輔導的周文元曾多次來北京接受培訓,他對記者說,看到一些心理咨詢師操作不規范,出臺這樣一部法律也是對行業從業者提出更嚴格的要求,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業界集中的焦點在于新法第二十三條、第五十一條、第六十五條、第七十六條對精神治療與心理治療、心理咨詢之間過于嚴格的界定區分。
“立法活動是一次行業間市場搶占與分割的機會。”深圳衡平機構發起人黃雪濤律師直言:mental health law 的準確要義,是促進精神科與心理學的融合,而不是分割。
叢中對此不無擔憂地說,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在理論和技術上越來越融合,所以,精神衛生法“剛性”地把這兩者分開,限定“心理治療只能在醫療機構內進行,心理咨詢師不能做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師不能在醫療機構外做心理治療”,不符合學術理念、歷史發展趨勢,更不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很可能會導致行業霸權。
一位不愿具名的精神科資深醫生向記者表示,精神衛生法從起草到送審,均由衛生部操作。然而,負責心理咨詢師鑒定管理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卻在新法的制訂中完全失聲。“未來心理治療從業人員要進醫院,人社部的證可能就不好用了,重新考試對于衛生部來講又會有一批可觀的收入。”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如何防止成為一紙空文
相關數據表明,財政投入不足使我國目前仍有70%左右的精神疾病患者沒能得到有效治療。
雖然在新法的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方面應當根據精神衛生工作需要,保障精神衛生工作所需經費,但是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同樣缺乏可操作性的,還有國家財政對于用于精神障礙患者醫療保險方面的支付。表述模糊,在執行中很容易變成一紙空文。
目前,很少有醫療機構愿意開設心理治療門診。究其原因,無外乎過低的心理治療價格,由于缺乏價格聯動機制,醫院往往要在心理治療方面補貼大量資金。新法施行后,如果不解決僵硬的價格機制,很難調動醫院開設心理治療診室的積極性。
另一個讓外界擔憂的問題來自人才缺口。記者在幾大國內高校資料庫中搜索,發現全國開設精神醫學的高校不足四所,每年的相關專業畢業生幾十萬人。
而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2009年公布的數據,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已達1億,其中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過1600萬人。
“現在我們這些人出診拿藥都忙不過來,如果根據新法規定,幾倍于醫護人員的就診者來到醫院做心理治療,醫院如何能擔當起這個巨大的社會責任?”每天大量的就診者,讓叢中們不得不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
“精神衛生工作需要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咨詢師共同完成。”叢中對記者說。
“心理咨詢治療方面的法律制定,取決于你我同道的努力。不去做,結果一定不會理想;努力去做,理想的結果只是時間問題。就像精神衛生法,27年以來,精神科醫生們的擔憂和今天的我們是一樣的。我覺得,心理學界不需要27年這么久。”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博士徐凱文對于未來心理學方面的立法頗有信心。
由于精神衛生法的諸多漏洞,輿論普遍關心是否會頒布與新法相銜接、配套的細則,細則會不會完全按照衛生部的意愿制定?屆時,是否又將會引起一番新的討論。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