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會致人腦殘?


你以為開會是集思廣益的最好方法?你以為開會能討論出最佳方案?實際上,開會可能致人腦殘
干實事的人不喜歡開會,不愛工作的人熱衷開會……一個人對會議的喜好或厭惡,在很大程度取決于這個人想取得事業成功的愿望是否強烈。那些想有所作為的人,他們集中精力向目標挺進,每天都有自己要完成的階段目標。如果會議的頻率高、時間長,這些人就對會議持有負面看法。
換句話說,那些干實事的人不喜歡參加會議,而更愿意少說多做。 那些不指望在工作中有所成就的人對會議則熱情有加。多開會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打發時間的方法,還可以和人碰碰頭,編織關系網。不喜歡工作的人往往把開會看作是和同事一同休息的機會。你們的看法呢?
“你可以開玩笑地說所謂的委員會會議能致人腦殘,而我們的研究也表明,這些會議可能也會致使人們表現出腦殘的行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領導該研究的瑞德?蒙塔格博士說。
新的研究表明,會議不僅浪費人們的工作時間,而且確實會讓群眾智商變得更為愚蠢。
在各項智力測試中,團體協作令人表現更糟,在團隊中為了維護自身的社會地位,急于求成的心態導致了一些團體成員的智力水平發生變化。
“你可以開玩笑地說所謂的委員會會議能致人腦殘,而我們的研究也表明,這些會議可能也會致使人們表現出腦殘的行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領導該研究的瑞德?蒙塔格博士說。
該研究小組得出的最終結果顯示,幾組志愿者在履行社交性智力測試時,智商都出現明顯下降的情況。
一些在進行社交性智力測試時表現良好,其他人的表現則受到嚴重的影響――但總體績效卻呈下降趨勢。
女性似乎比男性感覺更有壓力――13位女性志愿者中只有三位在社交環境中表現良好,其余10位的表現則是下降的。
研究者們使用一種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儀來監視志愿者們的大腦反應――結果發現表現糟糕的那些人大腦的部分活動顯露出情感性和焦慮性的傾向。
“我們是先以那些與自身智商相匹配的個體為研究對象的,” 蒙塔格說。“然而,當我們將他們安置在小群體中去讓他們與同行較量,并對他們在相關任務中的表現進行排名后宣布名次時,我們可以看見一些研究對象解決難題的能力有了明顯的下降。”
“我們的研究凸顯了令人意想不到、富有戲劇性的結果,也強調了集體環境中個體擁有的那種甚為微妙的社會信號,”首席作家肯尼思?岸田說。
“目前我們無法得知現實生活環境中這些影響有多大。舉個例子,在強調人才競爭時,我們是否遺漏了大批的人才庫?”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