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兩種對立的心理觀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注意到世界上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客觀存在――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但是,由于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的限制,人們對自已的身體結構和機能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不能正確認識自已的心理現象,不能揭示心理產生的原因及其本質。當時人們認為,人的心理現象,如感覺、記憶、思維以及睡眠做夢和覺醒等都是與身體有特殊關系的靈魂的活動,認為靈魂是不依賴于物質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當人出生后,靈魂就寄居在身體里,控制著人體的活動;人睡眠時,靈魂可以暫時離開人體外出活動,所以人就會做夢;人死以后,靈魂就離開人體,并且認為靈魂是不滅的,超自然的東西。由此卻產生了肉體和靈魂、物質和精神兩種根本對立的本源的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心理和物質的關系問題上逐步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心理觀,出現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派別。
一、唯心主義心理觀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在對心理現象的理解上,唯心主義把心理、意識看成是至高無上的,虛無縹渺的東西,它是不依賴于物質而獨立存在的,是第一性的,心理意識決定著物質,是物質的本源;而一切物質都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的,是心理的產物。
唯心主義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客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存在于世界之外的“絕對觀念”或“宇宙精神”決定的,都是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絕對觀念”的產物。如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就認為,“絕對觀念”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絕對觀念”發展而來的。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信仰“上帝”、“天主”或“神”,都是這種唯心主義的變種。
主觀唯心主義者則認為,人心是世界上萬物的主宰,客觀事物都是由個人的感覺、思維,即心理決定的,是心理的產物。我國南宋時期的陸九淵就認為:“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明朝的王陽明說:“天下無心外之物”“天地萬物皆在吾心之中”。英國大主教貝克萊也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體是觀念的集合”等。按這些唯心主義者的看法,宇宙萬物都是心理活動的產物,如果沒有人的心理活動,就不會有任何其它事物的存在。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對心理現象的解釋都是極其荒謬的,他們在根本點上是一致的,都把虛構的脫離物質的意識當作現實世界的本源,他們的區別只是唯心主義內部的區別。
二、唯物主義心理觀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它決定著心理、精神,而心理、精神是由物質派生的,它不能離開物質而存在。古代的一些樸素的唯物主義者曾提出過物質先于精神的觀點。例如,我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說:“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藏焉。”韓非說:“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視,寄于天聰以聽,托于天智以思考。”漢代的王充指出:“人無耳目,則無所知。”“人之精神藏于形體之內,猶粟米在囊橐之中也”;他還說:“人之所以聰明智慧者,以含五常之氣也;五常之氣之所以在人者,以五藏在形中也;五藏不傷,則人智慧,五藏有病,則人荒忽,荒忽則愚癡矣。”他進而又指出:“天下無獨燃之火,世界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南北朝時期的范鎮曾說:“形者神之質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以上這些都說明,心理現象是身體產生的,先有身體而后才有人的情感、智慧等復雜的心理現象,心理是身體的機能,從而正確地闡明了心身關系。
唯物主義者還認識到,心理活動是由外界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的。如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感覺是由原子構成的物體作用于感覺器官而產生的。我國古代的《樂記》中記載:人心“感于物而動。”南宋時期的王安石說:“惻隱之心與怨毒忿戾之心”是“感于外而后出于中者。”北宋時期的張載說:“心所以萬殊者,感外物而不一也。”所有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由于醫學和生理學的發展,一些唯物主義者已經明確地認識到心理是神經組織活動的結果,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而產生的。但是,他們的觀點是機械的,因而缺乏發展的,辯證的觀點,看不到人的社會實質,看不到心理活動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及其能動性,而把人看成機器,把人產生心理活動看成象機器的功能一樣。如法國的拉梅特利和狄得羅就把人看成“一座鐘表”,一架有感覺和記憶的“鋼琴”。德國的福格特等人錯誤地認為腦分沁出思想,正如肝臟分沁膽汁一樣。這些舊唯物主義者,樸素、機械的唯物論觀點,仍然不能科學地揭示人的心理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以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總結了長期以來人類的認識成果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才對人的心理實質作出唯一正確的解釋,得出了科學的結論。即人的心理是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