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經典心理學實驗之皮亞杰品德發展階段論實驗

經典心理學實驗之皮亞杰品德發展階段論實驗

更新時間:2013-01-05 11:27:56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經典心理學實驗之皮亞杰品德發展階段論實驗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兒童品德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關于兒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斷問題的研究,為品德發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學基礎。?
    皮亞杰依據精神分析學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對偶故事研究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他設計了一些包含道德價值內容的對偶故事,要求兒童判斷是非對錯,從兒童對行為責任的道德判斷中來探明他們所依據的道德規則,以及由此產生的公平觀念發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亞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個對偶故事。?
    A.有一個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親出去了,朱利安覺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開始時他拿著鋼筆玩。后來,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塊墨水漬。
    B.一次,一個叫奧古斯塔斯的小男孩發現他父親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親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滿以幫助他父親。這樣,在他父親回家的時候,他將發現墨水瓶灌滿了。但在打開墨水瓶時,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塊墨水漬。
     皮亞杰對每一個對偶故事都提出了兩個問題:(1)這兩個孩子的過失是否相同?(2)這兩個孩子中,哪一個更壞一些?為什么?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皮亞杰發現兒童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與其認識能力的發展存在著互相對應、平衡發展的關系,這種認識能力是在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之中得到發展的。皮亞杰概括出一條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總規律:兒童的道德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10歲之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他律道德;在10歲之后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則多半能依據自己的內在標準,稱為自律道德。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