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心理學實驗之期望效應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預期某一事物以某種方式發生,我們的期望就會傾向于讓它變為現實。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在某些領域這的確是事實。
早在 1911 年, “聰明的漢斯”的著名研究引起了心理學家波菲格斯特的注意,漢斯是一匹聰明的會算算術的馬,經過研究發現,漢斯實際上是從提問者無意識的表現中獲得了細微的線索,它對細微的線索形成了條件反射,利用提問者的無意識線索得出正確的數學答案。對“聰明的漢斯”的研究指出了一種可能性,即觀察者經常帶有某種特殊的期望或偏愛,就使他們在研究中無意識的給被試發出了某種隱蔽的信號。這些信號就可能使被試按照與觀察者的偏愛相一致的方式做出反應,從而證明了觀察者的預期。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實驗者期望效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實驗室研究和教育教學中的類似偏見和期望。下面來介紹他的一個實驗研究。
理論假設
當期望效應出現在實驗室之外的人與人之間的自然交往中時,羅森塔爾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希臘神話中,雕塑家皮格馬利翁愛上了他創作的女雕像。羅森塔爾懷疑,在小學教師得到學生的某些信息(如 IQ 分數)時,他們或多或少的會對學生的潛能產生某種期望,這種期望會使他們無意識的對那些可能會成功的學生的行為表現給予一些鼓勵和鞭策,使這些學生產生自我實現的預期,變得更加出色。當然,這似乎是以犧牲那些教師對其期望不高的學生為代價的。為了檢驗這些理論假設,羅森塔爾和他的助手在一所小學進行了研究(這個小學位于某個大城鎮的中低階層生活區)。
實驗方法
研究者對 1 - 6 年級的所有學生進行了 IQ 測驗,同時還進一步對教師解釋,該實驗的成績可以對學生未來在學術上是否會有成就做出預測。但實際上,這個測驗并不具備這種預測能力。
在 6 個年級中,每個年紀有 3 個班級,每個班有 1 名班主任, 18 個學生( 16 女, 2 男),給班主任一張名單,上面有測驗成績得分最高的前 20 %的學生。本研究的關鍵是:教師所得名單中的前十名學生是被完全隨機分配到這種實驗條件下的。這些學生和其他學生(控制組)的唯一區別就是,教師以為他們(實驗組)會有不同尋常的智力發展表現。
學期結束前,研究者對所有學生在進行相同的 IQ 測驗,計算每個學生 IQ 的變化程度。通過實驗組和控制組的 IQ 變化差異的檢驗可以看出,在現實情景中是否也存在期望效應。
實驗結果
綜合全校的情況看,那些被教師以為智力發展會有顯著進步的學生,其 IQ 平均提高幅度顯著高于控制組。
在這項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到了兩個主要的研究發現:一是已在正式實驗室情境中被證明了的期望效應,也會在非正式的現實生活情境中起作用;二是這些作用在低年級更為明顯,而在高年級中幾乎不存在。
討論
正如羅森塔爾所預測的,教師對學生行為的期望轉化成了學生的自我實現預言。此外,對高年級學生而言,自我實現預言的作用似乎并不明顯,對這一現象的解釋很重要。在本文和后繼研究中,羅森塔爾提出了下面的幾種可能的解釋:
1 .低齡兒童的可塑性一般較高年級兒童更強。如果事實如此,那么研究中低年級兒童變化更大也許僅僅是由于他們比高年級兒童更易變化。
2 .小學低年級學生還未在教師心中形成牢固的印象。也就是說,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的能力形成某種認識,那么研究者所說的期望就會產生更重要的影響。 3 .在教師把對學生表現的期望傳遞給學生時,他們在不經意間使用的微妙方式更容易影響和帶動低年級的學生。
4 .低年級教師向學生傳遞期望的方式與高年級教師不同。
研究意義
羅森塔爾等人研究的意義在于,它表明教師的期望效應對學生在校表現會產生長期的潛在影響。它直接引起了在當今心理學和教育學中非常有爭議的一個話題:即 IQ 測驗的公平性問題。這對教育界的研究和應用意義重大。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