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心理學實驗之感覺剝奪


眾所周知,人是社會性動物,豐富多變的環境刺激是有機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如果剝奪了人們接觸環境刺激的權力會發生什么情況?何謂感覺剝奪呢?
所謂感覺剝奪指的是有機體與外界環境刺激處于高度隔絕的特殊狀態。有機體處于這種狀態,外界的聲音刺激、光刺激、觸覺刺激都被排除。幾天后,有機體發生某些病理心理現象。感覺剝奪現象在特殊環境下工作的人員身上時有發生。沙漠遠征的人、飄落孤島的海上遇難者都有可能發生感覺剝奪現象。對感覺剝奪的研究始于二戰后, 1954 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 “ 感覺剝奪 ” 實驗。
實驗程序:
實驗中,研究者給被試準備了一個小的隔離室,被試均為自愿參加,如果愿意待在隔離室里,就會每天得到 20 美元的收入(在當時 20 美元是相當高的金額)。被試的手臂上被套上紙板筒,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在隔離室里有固定的器械,被試可以隨時通過操作器械來獲得食物和飲料。
實驗者的要求是被試必須安靜的躺在小床上,不能隨意跑動。在感覺剝奪期間,實驗者還會對其中的一部分被試通過話筒提出一些測驗或問題,同時還會向被試呈現一系列令人厭煩的閱讀資料。而另一部分被試作為控制組則坐在安靜的房間里,聽錄音中的對話。
實驗結果:
實驗者對實驗的預期是,被試起碼會在隔離室呆上幾天,結果有一半的被試不到 48 小時就放棄了實驗。盡管報酬很高,卻幾乎沒有人能在這項感覺剝奪實驗中忍耐三天以上。在實驗的感覺剝奪期間,隔離室中的被試表現出了明顯的紊亂現象,他們沒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出現錯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反應。
實驗持續數日后,人會產生一些幻覺。例如看到大隊老鼠行進的情景,或者聽到有音樂傳來等等。當實驗進行到第4天時,被試出現了雙手發抖、不能筆直走路、應答速度遲緩以及對疼痛敏感等癥狀。
實驗者發現大概有 80 %的被試都報告有幻覺體驗。幻覺癥狀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 1 )被試報告感覺身邊有好多線條或圓點在閃現。實驗結果發現,被試的幻覺內容遠遠超過被試的控制程度,雖然被試戴著半透明的鏡片看不清東西,但卻能夠想象而由此產生了幻覺;( 2 )被試常常伴有把自己的身體看成兩部分的幻覺。甚至有的被試報告感覺自己的身體好像失去了重心,漂浮在半空等等;( 3 )在實驗過程中甚至實驗結束后,被試判斷距離的能力和審視三維空間的能力都有些紊亂。有的被試在停車場不能正確的判斷自己的車子和別人車子之間的距離這種現象是極為可怕的,如果不及時制止后果不堪設想。
此外實驗者繼續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被試在實驗結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回復到原來的正常狀態。
感覺剝奪實驗研究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豐富的、多變的環境刺激是有機體特別是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狀態下進行工作,就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新的刺激。
感覺剝奪現象的研究不僅對于討論病理心理現象有其理論意義,而且對于特殊環境下 ( 航天、航海、潛水等 ) 的工作人員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因此感覺剝奪現象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加拿大、美國、蘇聯、英國、法國、日本等很多國家都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進行感覺剝奪的研究。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