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心理咨詢師社會心理學命題點12


命題點12 愛情、婚姻、離婚及家庭
1.愛情
(1)定義
是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異性個體產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級情感。
(2)與喜歡的區別
主要表現在依戀、利他和親密。
(3)發展階段
愛情的發展大致經歷取樣與評估、互惠、承諾和制度化四個階段
(4)形式
李(J. Lee,1973)等人通過研究,概括出了六種形式的愛情: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戲式、占有式、實用式、利他式。
(5)三角形理論
斯坦伯格認為,愛情是由親密(重視彼此的喜歡、理解與期待)、激情(魅力與性吸日以及承諾(決定發展穩定的關系)三因素組成的三角形。
2.婚姻
(1)定義 是男女結成夫妻關系的行為,是家庭成立的基礎和標志。
(2)夫妻關系的類型
一是愛情型。
二是功利型。
三是平等合作與分工型。
四是建設型。
五是惰性型。
六是失單型。
七是一體型。
3.離婚
(l)定義
就是依法解除婚姻關系。
(2)夫妻之問的心理沖突
一是需求不滿。
二是價值觀念的不一致。
三是“自我”的遠離。
四是夫妻的性差異。
(3)原因
一是低齡結婚。
二是未婚先孕。
三是戀愛時間短。
四是家庭有離婚史。
五是婚前性經驗。
六是夫妻不平等。
七是性生活不和諧。
4.家庭
(1)定義
家庭作為一個群體,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其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及收養關系構成。
(2)結構要素
一是家庭成員的數量。
二是代際層次:在家庭代際關系中,既有連續性,又有間斷性。
三是夫妻數革: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幾對夫妻,就有幾個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小穩定。
(3)結構模式
一是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
二是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對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組合而成的家庭。
三是聯合家庭:由夫妻與兩對或以E的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結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四是其他家庭:上述二種類型外的家庭,如單親家庭、丁克家庭等
(4)功能
包括:經濟功能、性的功能、生育功能、撫養與贍養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流功能和
休閑與娛樂功能。
(5)影響家庭功能的因素
一是社會與環境因素。
二是家庭成員的素質。
三是家庭成員間的人際距離。
(6)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指一個家庭從形成到解體的過程,是美國學者研究人口問題時提出的,對我們中國社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適用于核心家庭。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