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事件分析:為什么這樣的慘劇一再發生?


12月14日,河南光山和美國康涅狄格州分別發生了惡性校園安全事件。許多無辜的孩子受到了傷害,甚至遇難,這兩件校園安全事件再一次刺痛了我們。我們有必要思考,為什么這樣的慘劇一再發生,而受傷的總是可愛的孩子們?
事件回顧:
河南信陽校園傷人事件
12月14日早,一名36歲男子手持菜刀,在河南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陳棚村完全小學砍傷22名小學生和1名老人。傷者和受傷的砍人者隨后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目前暫無生命危險。
一名男子最開始在校門口追打小孩,一位老人上前勸阻并保護小孩,結果反被那人追打至家中。男子在打老人過程中,發現桌上放著一把菜刀,就順手抓起往老人臉上砍。老人臉部被男子橫砍了一刀,現在還在縣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救治。
砍完老人后,該男子手持菜刀,徑直闖入對面小學。根據學生的描述:那是一個頭發亂糟糟、只穿著套藍色秋衣秋褲的男人,“從來沒見過,像是精神病的樣子,手里拿著刀。”
該男子闖進教室后,二話不說揮刀就砍。砍人過程有幾分鐘,驚恐的學生們哭著喊著往外跑,該男子也跟了出去,還要繼續追砍學生,被聞訊趕來的學校保安和家長抓住。打斗之中該男子也受了重傷。
經警方調查,犯罪嫌疑人閔應軍,36歲,為文殊鄉鄒棚村桃元組人。初步認定其患有精神病,間歇性發作。據村民介紹,閔有20多年癲癇病史。
美國康涅狄格州校園槍擊事件
同樣是12月14日,美國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學發生槍擊案,造成包括槍手在內28人死亡,受害者大多為兒童。
根據康涅狄格州警方發布的信息,這起槍擊案當天早晨發生在紐敦的桑迪胡克小學。18名兒童在現場死亡,另有兩名兒童在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警方還在現場找到6名成人受害者尸體,槍擊案兇手的尸體也在現場被發現。此外,警方表示還在另一個關聯犯罪現場找到一名成人尸體,這使槍擊案的死亡人數達28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槍擊案兇手為20歲的亞當?蘭扎,他在桑迪胡克小學教書的母親南希是受害者之一。
這兩件發生在同一天、不同國家的校園安全事件,都再一次刺痛大家的心,也引發了大家的思考。在為受害者、遇難者默哀祈禱,痛斥施暴者的同時,不僅要思考,為什么這樣的傷害總是發生在脆弱的孩子們身上。
盡管時隔近兩年,筆者還是不禁回憶起了,2010年末端的一系列校園惡性事件。聯系最近發生的這兩起事件我們不難發現,一系列校園惡性暴力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首先在客觀原因上:
施暴者都有有受人同情的遭遇
一系列校園惡性暴力事件中的施暴者,有失業的,有久病的,有失戀的,有遭遇強拆的……他們或是受到了感情的創傷,或是受到了社會不公平的待遇,或是受到了壓制。而這些施暴者的性格偏執或近于偏執,才讓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
為何被傷害的總是孩子們
校園中的師生,處在相對安全的校園環境中,防范意識較少。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和中、小學生,更是手無縛雞之力,極易成為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標,而且會讓犯罪分子頻頻得手,屢屢達到犯罪既遂狀態,社會危害性極大。
其次在主觀原因上:
行兇者多為幼年成長時期缺乏關愛者,本性懦弱或是偏執
從心理動力學的規律來看,在成長早期缺少愛特別是父愛的人,人生目標不明確,自我價值感缺乏。他們當中形成懦弱性格者平日易忍氣吞聲,可以委屈自己而順從別人,但其實心中會認為自己正遭遇不公平對待。這種懦弱性格很常見也最危險,他們內心的壓抑、不平感長期得不到釋放,若再加上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不斷受挫,積累到一定程度或遇到“導火索”就會爆發,心起報復社會之念。
這些本性懦弱者不敢報復強者卻只能找弱者下手,于是校園人群成為他們行兇的最佳目標
這些行兇者意圖報復的目標本應是有所針對性的,即那些平時給予他們不公平待遇者或是壓制他們的強者,但是由于他們本性的懦弱,他們不敢選擇強者作為報復對象,只敢將屠刀伸向比他們更為柔弱的校園生命,同時意圖在社會中激起強烈反響。
以校園人群為犯罪目標行兇,極易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實現他們的自我存在感
校園人群既是社會弱勢群體更是社會最為關注的群體,人員集中,以他們作為犯罪目標,無論采取刀砍還是槍擊方式,都極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引起社會巨大反響,滿足行兇者不被社會重視而導致的失衡心理,讓他們在行兇過程中得到極大的心理快感。
犯罪模仿,延續校園犯罪的模式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屬于“犯罪模仿”,這和美國的“校園槍擊案”等是類似的,下一個犯罪嫌疑人未必認識第一個如此犯案的罪犯,只是出于崇拜等因素,延續了這種犯案方式,但這類信息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媒體進行的,因為目前大多數的媒體的報道只是敘述性的,而沒有引導性的報道,所以會有很多誤導性的傳播作用,所以以后類似這些報道必須加入引導性的講解。
2013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