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重要知識(二)


弗洛伊德認為,成人人格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前三個發展階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兒童的早年環境、早期經歷對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成人的變態心理、心理沖突都可追溯到早年創傷性經歷和壓抑的情結。弗洛伊德在后期提出了死亡本能,它是促使人類返回降生前非生命狀態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終結,是生命的最后穩定狀態。生命只有在這時,才不再需要為滿足生理欲望而斗爭。只有在此時,生命不再有焦慮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終目標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擊、破壞、戰爭等一切毀滅行為。當它轉向機體內部時,導致個體的自責,甚至自傷自殺;當它轉向外部世界時,導致對他人的攻擊、仇恨、謀殺等。
心理沖突理論
精神動力理論認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們矛盾情感的事件,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去。布洛伊爾曾用催眠法治療過一個癔病女患者安娜。這位當事人有― 個特殊的癥狀,就是有長達六個星期的時間在干渴得無法忍受時,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狀態中,她敘述自己童年時,如何走進她不喜歡的女家庭教師的房間,看見她的狗從玻璃杯內喝水,引起了她的厭惡,但由于受尊敬師長道德觀的影響,只好將這種厭惡壓抑。在催眠狀態,恢復了她對這個往事的回憶,盡量發泄了她的憤怒情緒,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面對自己厭惡的女家庭教師所激起的憤怒情感和尊敬師長的道德觀之間無法協調,心理的防御機制為了減少現實的不適和意識上的痛苦,只有將這種沖突壓抑到無意識中去。因而,沖突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所謂沖突,是指兩種同時存在的力量之間的矛盾對立。這種內心矛盾可能引起心理功能的失調,并發展成為精神癥狀。這一發展過程主要包含三個階段:首先是無法解決的沖突的出現,如安娜對女教師厭惡與需要尊重的矛盾,這被稱為心理沖突的常形;接著這些沖突被強行壓抑,最后這些被壓抑的沖突以變化了的方式表達出來,如安娜潛意識地用長達六個星期不飲水的精神癥狀,來表達她對女教師的厭惡和憤怒,這被稱為心理沖突的變形。
客體關系理論
客體關系理論認為,所有的驅力都來自于母嬰關系。因此,尋求客體的動力相當于甚至比尋求內驅力的釋放更重要。自我心理學認為內驅力是第一位的,客體關系是繼發的。客體關系理論強調的是潛意識的內在客體關系,是指人際關系轉換為內化的精神結構。因而,需要對其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1)基本概念:內化、自體印象、客體印象。當孩子成長時,他們不是簡單地內化第一個客體或個人,他們更多的是內化整個的關系。喂養的體驗或許可算是內化過程中最好的原型。當一個饑餓的嬰兒哭喊著尋找母親時,一種不愉快的體驗模式進入他的大腦。在這種模式內,嬰兒將自體體驗為憤怒、貪婪等負性印象,將客體(母親)也體驗為匱乏和忽視等負性印象。而當母親最終喂飽了嬰兒時,喂飽帶來的愉快和滿足感讓嬰兒體驗自己為正性印象,同時也體驗母親是個正性客體印象。這個時期,強大的情緒反應構造r這種自體客體結構。
當孩子的認知和感覺功能得到足夠的發展時(大約16個月),這兩種體驗就被內化為兩種完全相反的、由自體印象和客體印象組成的客體關系(好的客體關系包含好的自體印象和客體印象,壞的則相反),以及與好壞相對應的情感體驗。客體關系總是包含著自體和客體之間卷入有情感的互動。
2)對內化的潛意識理解。客體關系理論認為,內化的自體印象和客體印象不會出現疏離。內化積極的、愛的母親印象,主要是因為嬰兒恐懼失去母親。嬰兒內化壞客體的原因則是:第一,幻想借此來控制壞客體;第二,有一個壞客體比沒有好;第三,與內化的壞客體關系激烈的親附是由于渴望將這種壞客體關系變成好的客體關系。客體關系理論同時強調,被內化的客體不一定與真實的外在客體相關,內化的客體有嬰兒幻想加工過的成分。
3)內化的機制。客體關系理論認為,孩子內部世界自體一客體印象的發展與兩種不同的內化機制有關,即內射(introjection)和認同 (identification)。所謂內射,更多的是指吸收一個客體進自己的精神世界,但仍將其體驗成一個他者,或是體驗成一個寬慰的同伴,或是體驗成一對嚴厲的父母。認同則相反,更多的是將外在的某個重要的客體當做一個榜樣,通過內化將其當做自體的一部分。客體關系理論認為,這兩種機制不僅僅見于生命發展的初期,它們始終貫穿個體精神發展的全過程。
4)沖突模式。客體關系理論認為潛意識沖突不只是沖動和防御之間的掙扎,也是兩種相反的內在客體關系(好與壞)之間的沖突。
2012年心理咨詢師保過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一對一雙證保過套餐>>>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心理咨詢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