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識記憶過程及記憶


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致力于用實驗的方法研究較高級的心理過程――記憶。
為了在實驗中使用的材料對所有的被試者來說難度都一樣大,他制作了兩千多個無意義音節。他以一次能夠正確回憶學習材料所需要的學習遍數,作為測量記憶效果的指標,這叫完全記憶法。他還用達到學會標準后,間隔不同時間再來學習原來的材料,達到學會的標準所節省的學習時間或學習的遍數,作為測量記憶效果的指標,這叫節省法或叫重學法。他比較了學習無意義的材料和有意義的材料,以及不同長度學習材料的學習速度,考察了過度學習、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的效果。后人用他的實驗結果繪制的,不同間隔時間對記憶保存量影響的曲線,就叫做艾賓浩斯保持曲線。他發明的填充實驗后來被廣泛地運用于智力測驗和作業測。
一、記憶的定義: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它不是像知覺那樣反映當前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而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映。
二、記憶的種類:
記憶按其內容可分為五種:形象記憶、情景記憶、情緒記憶、語義記憶(語詞-邏輯記憶)、動作記憶。
三、記憶的過程:
記憶過程:識記、保持、回憶(再現、再認)。
識記是記憶的開始,是保持和回憶的前提。保持是識記和回憶之間的中間環節,回憶是識記和保持的結果,回憶也是對識記和保持的檢驗,而且有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遺忘及遺忘規律:
對識記過的材料既不能回憶也不能再認,或者發生了錯誤的回憶或再認叫遺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對記憶與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創始人。艾賓浩斯自己作主試,又以自己作被試,自己給自己做記憶的實驗。他用的記憶的材料叫無意義音節,即由兩個輔音和一個元音組成的音節,但字典上查不出來,它不是一個字,所以叫無意義音節。
實驗證明:在識記后的最初階段里遺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越來越慢,甚至一兩天以后保存量的變化就不大了。后人用他的實驗數據,以間隔時間為橫坐標,以保存量為縱坐標,畫了一條說明遺忘進程的曲線,叫保持曲線。因為保持的反面是遺忘,所以有人也把這條曲線叫遺忘曲線。不過保持的量是越來越少的,如果是表示遺忘的話,遺忘的量就越來越多,曲線就該反過來了
最新資訊
- 9月27日考試!2025年心理咨詢師備考點撥2025-09-14
- 從入門到精通:揭秘高效備考心理咨詢師的終極技巧2025-09-06
- 注意!2025年國家承認心理咨詢師證書有調整?最新政策速查2025-08-19
- 在職備考2025年心理咨詢師中,如何平衡工作與學習?2025-08-14
- 在職黨必看!高效備考2025年9月心理咨詢師的獨家秘籍2025-08-13
- 為什么9月考心理咨詢師更容易過?這5點優勢別錯過2025-08-07
- 考前最后提醒!2025年7月26日心理咨詢師考試注意事項!2025-07-25
- 2025年7月25日心理咨詢師考試考前模擬測試開啟中2025-07-25
- 2025年7月心理咨詢師考試考前模擬測試時間:7月24日至25日!2025-07-24
- 7月24日開始!2025年7月心理咨詢師考試考前模擬測試正在進行中!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