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社會心理學知識點:社會認知偏見


2020年5月份的心理咨詢師考試因疫情延遲到8月份進行(點擊查看通知詳情),目前考試日益臨近,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時間和下半年考試報名時間等重要節點信息。
知識點匯總請您查看>>>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社會心理學知識點匯總
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社會心理學知識點:社會認知偏見
認知偏見的形成,在內部機制方面具有復雜性的特征,同時,它又基于特定的社會狀況和文化條件,體現出歷史性的特點。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對認知偏見的理解也產生了各異的立場。 人類長期以來就已經認識到,在知識的生產與傳播過程中,雖然理性認知在決策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但由于社會的、心理的、個人的等諸多背景因素的介入,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認知偏見。本文之目的,正是要在系統考察認知偏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從社會認識論的視野,對認知偏見給出新的解讀。
一、認知偏見的形成原因
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所有的人類行為者在推理能力上都存在著局限。任何人不論其專業熟練程度、所處地位與職務高低,都會存在著某種認知偏見。也就是說,人類在判斷問題的時候會犯習慣性的錯誤,會受到認知偏見的干擾從而對決策造成負面影響。由此,認知偏見問題指的就是:當人們遇到一個他們喜歡的假設時,他們會去尋找對這個假設有利的證據,而忽視那些對這個假設不利的證據。可以看出,認知偏見在科學探索、社會決策以及個體判斷等方面,都發揮著無法避免的影響。
正因為認知偏見與認知思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它對認識進程會起到某種消極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客體的正確認識。究其根源,造成認知偏見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對舊有概念的依賴導致了認知偏見的形成。人們的認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認識的本質就是把握對象信息。由于人們在生活中反復地接觸到周圍的客體,在這一無形的過程中不斷地在腦海中形成了這些客體的信息,并通過自己的判斷把這些信息固定下來,從而形成了通常的概念。以概念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在具有相對穩定性的同時,也帶有較強的開放性。這種文化體系一方面要對已經形成的概念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護,保證它的使用合理性;而另一方面,又要把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形成的新思路和新概念包容進來,由此形成新舊概念、穩定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處于這些矛盾中的人們,通常都會選擇用舊的概念去套新的概念,用舊的文化去驗證新的文化,用舊的認識合理性來審視新的認識合理性。這種對舊有認識合理性的固執和依戀,導致了人們更多地沉浸在原有文化體系中,而不大愿意認同和接受新的概念體系,由此就產生了認知偏見。
其二,認識工具與方法的不足導致了認知偏見的形成。由于對事物的認識不是一蹴而就的,概念總是要不斷豐富和充實自己。但在現實情況中,人們的認識會受到認識工具、認識方法的發展水平的限制,因而很多時候會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特別是認識手段的不足以及事實材料的缺乏,會不可避免地用一些理想或幻想的聯系來取代現實的聯系,并在對客體的認識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猜測和臆想,由此形成了錯誤的概念。如果恰好會有一些經驗材料能夠支持這種錯誤認識的話,那么人們就會對這些錯誤認識更加深信不疑,這樣也形成了認知偏見。
環球網校小編提醒各位考生,除了本文總結的“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社會心理學知識點:社會認知偏見”,我們還為您整理了許多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文章右側資料下載列表按鈕進入題庫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