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心理輔導:有時候努力也是一種“病”


考生須知》》2020年5月份的心理咨詢師考試因疫情延遲到8月份進行(點擊查看通知詳情),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心理咨詢師新的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
努力是種病。
也許是我病了,我覺得努力是種病。
我隱約感到這種努力的背后,代價是極其隱晦卻慘重的。任何付出都有相應的代價,因為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當把時間和精力較多投入到工作中的時候:
家庭及伴侶關系會失衡。家人或戀人感覺到了你的冷漠與不關心,你會把工作中的情緒不自覺的帶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如果有小孩你就完蛋了,依戀關系建立不良,安全感匱乏,對小孩是致命傷。很多男人會由此抱怨女人:我賺錢養家,你怎么就不能照顧好孩子呢?女人也會抱怨:我每天工作那么累,你為什么都不關心和體諒我下呢?
個人生活會失衡。那些你所興趣的書法、繪畫、烹飪等愛好都會相應的打折扣,這也就意味著生活漸漸喪失了相應的情調和調整,只能淺嘗輒止的去做一點或不做了。當生活失去了調整心情的事物的時候,麻煩就來了,整個人就會找不到存在感,每天很努力的應付工作,但是失去了存在感,不得不努力,但是卻找不到努力的動力。努力成為了一種自我強迫,心情更加糟糕。
失去了反思和覺察的時間。這個更糟糕,當你把精力大部分放到工作,小部分放到照顧家人的時候,你已經沒有精力照顧自己了,更沒有精力去反思現狀,總結工作,洞察人生,提升智商、情商、靈商等一系列商值。這就意味著你只能去應付工作,盲目奔跑,而沒時間停一下,反思下是否是在正確的方向上。這時候你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被工作,你正在被工作推著走。失去了反思的時間,代價是巨大的:專注能力下降,喜悅指數下降,直接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然后反過來再責備自己為什么不夠努力及為什么不夠專注,然后占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工作,陷入惡性循環。
同時創新能力也會失去。一旦工作被努力,愉悅輕松工作的心情就難以保持,而失去了愉悅和輕松,創新也就成為了奢談。不能打破舊有的框架,不能尋找新的出路,不能標新立異,出奇制勝,只是在已經重復了多年的工作經驗上再次重復,于是有人說:你不是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你只是把一個經驗重復了多年。然而工作的靈魂卻是創新意識,當這個失去的時候,你的可替代性就變得非常強。于是你只能被定義為:一個好員工。

身體免疫力降低。這個可能比上面的更更更糟糕。努力就意味著要損耗大量的精力,需要長時間保持某個動作、過度耗腦、甚至需要用加班與熬夜來完成努力。當發動機拼命運轉的時候,發熱就過快,損耗過大,離著退休也就近了。大腦被過度使用的時候,也會發熱過度。大腦自發的保護狀態就是變得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來本能的保護
這時候你還不讓大腦保護自己,那你的身體只能調送能量來供給大腦,服從你的命令。于是你會發現出現了很多年輕的老頭,他們只有二三十歲,但是卻目無光澤,免疫力低,未老先衰。或者這么說更恰如其分:又老又丑。
當然,人們這么努力的想做好,并不是都差,也是有所得的:人們的經驗會告訴他,這樣比較容易獲得成功。老祖宗說了嘛不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山有路勤為徑,書海無涯苦作舟”,從小我們也抱著“學習如爬山,爬山必有難,難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整個文化教育體系里都在宣揚一種努力吃苦方為成功的教育。于是我們拼命努力,假裝可以成功,至少可以讓自己心安。讓你相信,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從來不反對人需要通過努力來改變命運。但是這么拼命努力,總感覺哪里不對。
比努力更好的方法就不努力
但我漸漸發現,比努力更好的方法就是不努力。因為不努力才能更好的努力。當然不努力不是放棄,而是學會隨緣。
我說,完了,你所受的教育真正的限制了你。不是把該做的做好,而是把想做的做好就行了。一個有努力意識的人,他會把很多事都劃分為自己的責任范圍,都覺得應該做好,那么他應該做好的事,就非常多。即使他非常不想做也會強迫自做好。像曾經工作的我,覺得打掃好衛生、每天準時上下班、按規定打卡、完成布置的工作是應該做的。那么把應該做的做好,人就已經需要很努力了。
如果一件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好,那么這個事根本就不值得你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是不需要努力的。當我花了很多錢報了個興趣班,我會早早就到達去占座,這時候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早起,我自動就醒來飛奔到上課的地點。當我腦子里產生了個想法,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把它寫下來,我根本難以控制自己想打開電腦敲下來,即使是半夜很晚的時候。當我想對某個女孩子好的時候,我自動就會忍不住想關心她,根本不需要努力關心她。當一個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好的時候,只能說明你的潛意識是抗拒的,它不想做,是你非要逼著它委屈下去,讓你意識里的超我發揮作用。心底壓根就不想做的事情,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折磨自己呢?
也許你還會說,工作繁忙,命令,不得不采用耗竭的方式完成大量工作。我只能說,你太善于把責任推給或環境,而失去自己的主動權了。作為,拼命給你安排工作是他的責任和權利,是他該做的事。而你的責任不是無條件服從,而是選擇一種能力范圍之內的接受。拒絕,是你的權利之一。尊重現實,你的確能力和精力范圍內都做不好,你的確有個人的生活需要處理無法加班,你可以拒絕加班和拼命。雖然會有意見,但是他有意見是他的問題,你要照顧他的感受,那就只能放棄自己的感受了。如果你會怕被炒魷魚,那只能說你過于努力而喪失了專注和創新,讓你的可替代性太強。一個好員工不是服從命令、努力工作的人,而是讓又愛又恨、討厭又離不開的人。因為他有主見、有想法、有靈魂。
當你放棄努力的時候,你才可能真正做好,才可能真正為工作負責。
對工作的負責是拿回主見、想法、創新、靈魂、輕松、愉悅,在一個工作點上精進,而不是大工作量。而完成前面一串心態的動作就是:減負,拿回時間。因為當你有時間,你才可以: 有創新與主見。只有有精力,你才可能精進,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有愉悅的心態。愉悅的心態不僅來自于對工作的得心應手和從容,還來自于對生活的熱愛,當你去拾起對生活的熱愛,有時間陪家人,有時間寫書法,有時間做烹飪,有時間調節生活,讓自己的生活保持一種樂觀開朗的狀態,并把這種愉悅的心態遷移到工作里,在工作里也可以享受。
有能力。能力除了練習外,還取決于你的悟性能力、知識范圍、人際廣度。你有了時間,才能靜下來,才能去讀書、思考、參加活動認識人。
而這一切都會反過來反哺于你的工作,讓你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做的更好。所以這才是一種脫穎而出,一種負責的方法。
但是代價也是有的。我一直會說到,打破一個舊模式,進入一個新模式,需要啟動無安全感來作為支撐。給自己減負,刪工作量,拒絕,是一件很需要克服安全感的事。不僅意味著會遭到的嫌棄、不爽,還需要克服自己一段時間內收入會相對降低,甚至擔心被辭退。實際上單位招人成本過高,除非過分,單位一般不喜歡辭退,有被辭退擔心的人很可能是不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慮。招你進來及培養你成本都很高,誰喜歡主動放棄呢?何況你只是減少工作量,并不是不工作了。
慢比快更容易成功
慢下來,你才懂得生活,懂得開始,懂得進步。哲人說,選擇大于努力。成功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在每個選擇點上你都做出的選擇。而的選擇則是建立在充沛的精力、良好的體力、愉悅的心態上的。這就要求你:慢。給工作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記得,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你才是生活的主人,你才能為未來負責,你才能為自己負責。
報名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去備考(報考方面有不懂的疑問,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心理咨詢師方面專業老師會為你報考提供答疑協助)。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免費下載“按鈕進入題庫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