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考試備考知識點:語義分析技術


心理咨詢中的語義分析技術
人際關系中幾乎所有溝通都離不開語言,即使你與對方進行的只是“眉目傳情”等非語言行為的溝通,但要闡述這些行為的意義或者對行為進行描述時, 同樣離不開語言或文本。弗洛伊德設想的無意識是一個充滿著欲望、沖動、壓力、傾向等動力機制的層次。然而,由于我們除了無意識的外在表現(xiàn)——夢、癥狀、神 經性行為——所提供的語言材料之外,并無通向無意識的任何直接途徑,無意識中的心理內容和動力機制實際上成了可想見而不可觸及的神秘力量。因此,對無意識 的了解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話語的分析,語言在心理咨詢特別是分析治療中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性。故而精神分析大師拉康得出一個結論:“無意識就是語言,就是話 語”。
拉康的這句話實際上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簡潔的關于無意識的理論,道出了語義分析的重要性與可能性。他認為:既然我們在處理無意識時所遇到的只是 語言,為什么還要假設別的永遠無法證明的東西呢?夢的語言提供了通向無意識的一途徑,我們完全可以運用語言學的規(guī)則,例如“隱喻”與“換喻”,遵循著 “能指連環(huán)”達到隱藏在后的無意識。而以這樣的方式發(fā)掘出來的無意識只可能是一段話與一篇文本。
拉康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是“能指”和“所指”,“能指”即語言表面上的意義及指向,“所指”即語言背后的指向與無意識含義。一個人講話的時候, 常常以一個詞來代替另外一些詞,即在一個詞中可能凝縮許多另外的詞的意義,拉康將其稱之為“隱喻”。例如“小狗”這個詞,可能想表達是“無助、忠誠、乖 巧”等詞語的意義,暗指說話者自己或者他所喜歡的一個人。另一情況是以一個詞帶出另一個詞,從而將一種想表達的意義從一個詞移置到另一個詞身上,這種情況 稱之為“換喻”。總之,由于隱喻與換喻的使用,人的語言就可以避開“所指”而停留在“能指”狀態(tài)。語義分析的目的就是通過對語言能指連環(huán)——語義的邏輯關 系——的分析,將具有表面意義的詞語還原為說話者無意識的心理意義,即從能指回復到所指。
未經理性意識精心設計的話語在無意識層面具有的所指。也就是說人不經意中說出的話具有的無意識意義。而那些經過理性意識周密設計的語言 則只具有表面的詞語學意義而不具備潛意識的所指。例如,依照計劃進行會議發(fā)言,或者應約為某個來訪者作咨詢,這些話語大部分都是經由理性意識處理過的語言 而不具備分析價值,話語表面的意義就是它的所指。這實際上對語義分析給出了一個基本的界定:被分析的語言是來訪者自發(fā)的不經意的話語,試圖對來訪者所有的 語言都進行語義分析是對語義分析的濫用。
進行語義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是:①、放松下來仔細傾聽來訪者陳述,不僅要聽出語言的內容,而且要觀察伴隨語言的情緒和肢體動作變化;②、發(fā)現(xiàn) 來訪者語句中存在“隱喻”和“換喻”等偽裝,在這些偽裝的背后,往往投射或移置了來訪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沖突或無意識愿望;③、通過詞語聯(lián)想和自由聯(lián)想,對 話語中的一些關鍵詞語進行意義擴展;④、去除隱喻和換喻,從能指到所指,進行詞語替換,向來訪者解釋話語的真實意義。
環(huán)球網校小編溫馨提醒:以上內容就是環(huán)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整理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考試備考知識點:語義分析技術”,為避免錯過報名時間,建議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會有短信提醒。更多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按鈕進入題庫下載。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huán)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