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知識點:態度轉變的要素


傳遞者:
(1)信息的傳遞者:威信與接受者的相似性都影響他提出的信息的說服效果,均成正相關。
(2)說服的意圖:a.認為傳遞者刻意影響他們則不易改變態度
b.認為傳遞者沒有操縱自己的意圖,心理上沒有抗拒,對信息的接受較好,易于轉變態度。
(3)說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對高吸引力的傳遞者有較高的認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說服。
溝通信息:
(1)信息差異:a.傳遞者的威信較高,差異越大,引發的態度轉變就越大。
b.傳遞者的威信較低,差異適中,引發的態度改變也較大。
(2)畏懼:與態度轉變的關系不是線性關系。畏懼的喚起能增強說服效果。
a.畏懼太強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否定畏懼本身,態度轉變較少。
b.中等強度的畏懼信息能達到較好的說服效果。
(3)信息傾向性:a.對一般公眾,單一傾向信息說服效果較好。
b.對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兩方面的信息,說服效果較好。
接受者:
(1)原有的態度與信念:a.已經內化的態度作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難于改變
b.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態度,即說服者根據直接經驗形成的態度不易改變。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a.依賴性較強的接受者信服權威,比較容易接受說服。
b.自尊較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變態度。
c.社會贊許動機的強弱也是影響因素。高社會贊許動機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眾影響,易于接受說服。
(3)個體在面臨改變態度的壓力時,其逆反心理,心理慣性等心理傾向會使其拒絕他人的影響,從而影響態度轉變。
情境:
(1)預先警告:雙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態度不夠堅定,預先警告可促使其態度改變;但預告也可能有抵制說服的作用。
(2)分心:a.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對溝通信息的注意,將會減弱他對說服者的防御和阻抗,從而促進態度轉變。
b.如果分心干擾了說服過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溝通信息則會削弱說服效果。
(3)重復:溝通信息重復頻率與說服效果呈倒U型曲線關系。
a.中等頻率的重復,效果較好。 b.重復頻率過低或過高,說服的效果均不好。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醒:以上內容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整理的“心理咨詢師知識點:態度轉變的要素”,為避免錯過考試時間,建議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會有短信提醒。更多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