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2018年9月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社會心理學考點:社會心理學概述

2018年9月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社會心理學考點:社會心理學概述

更新時間:2018-06-25 11:12:24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105收藏31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2018年9月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社會心理學考點:社會心理學概述,請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生認真閱讀下文。

最新資訊: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報考答疑匯總

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

第一節 概述

1908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斯的著作《社會心理學》、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導論》先后出版。一般認為,這兩本著作的問世標志著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

一、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范圍

(一)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1.側重于心理學的定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在《社會心理學》中指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社會意識的學科”。

2.側重于社會學的定義

在側重于社會學的定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艾爾烏德的觀點,他指出“社會心理學是關于社會互動的科學,以群體生活的心理學為基礎。以對人類反應、溝通以及本能和習慣行為的群體塑造類型的解釋為出發點”,“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的心理學有賴于對個體生活在其中的歷史的與社會環境的理解”。

我們認為:“社會心理學是關于社會情境中個體的心理現象及其行為規律的科學”。

(二)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

1.社會行為

行為是有機體的反應和反應系統。社會行為是人對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反應和反應系統。社會行為包括個體的習得行為、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人際合作與競爭以及群體的決策行為等。社會行為及其發展取決于個體與其所處情境的狀況。

勒溫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公式:

B=f(P,E)

公式中,B指行為,P指個體,E指個體所處的環境,f指函數關系。該公式的含義是:行為時個體及其情境的函數,即個體行為是個體與其所處情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2.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是社會刺激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是由社會因素引起并對社會行為具有引導作用的心理活動。

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兩者緊密相連,前者是外顯的、客觀存在的,比較容易觀察;后者是內隱的、屬于個體的主觀世界,不能直接觀察。兩者的主體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個人。

(三)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

一般來說,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可分為四個層面,即個體層面、人際層面、群體層面和社會層面。

個體層面主要研究個體社會化與自我意識、社會覺知、態度、社會動機、社會學習等;

人際層面主要研究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人際溝通、人際關系等;

群體層面主要研究群體凝聚力、群體心理氛圍以及個體與群體的相互作用、社會影響等;

社會層面主要研究風俗、時尚、階層,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國民性等。

二、社會心理學簡史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霍蘭德的研究,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可劃分為哲學思辨、經驗描述與實證分析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也就是社會心理學的啟蒙期、形成期及確立期。

1.哲學思辨階段

從古希臘開始,延續到19世紀上半葉。特點是根據哲學思辨及社會準則來認識社會行為。

2.經驗描述階段

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特點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進行客觀地描述和分析。對社會經驗的描述分析主要在歐洲進行。

這一時期的一些重要的學術思潮對社會心理學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1)達爾文的進化論;

(2)德國的民族心理學;

(3)法國的群眾心理學;

(4)英國的本能心理學;

(5)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派。

經驗描述階段是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時期,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和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專著于1908年分別出版,標志著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

3.實證分析階段

實證分析階段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至今。特點是,社會心理學從描述研究轉向實證研究,從定性研究轉向定量研究,從純理論研究轉向應用研究。

社會心理學中進行實證研究的先驅是美國學者特里普力特和德國學者莫德。在他們進行的“他人存在對個體行為的影響”的實驗基礎上,奧爾波特提出了社會促進概念。1924年奧爾波特的名著《社會心理學》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向。隨后,墨菲夫婦出版了《實驗社會心理學》(1931)。由于實證方法的引入和確立,社會心理學最終奠定了自己的科學地位。

20世紀30、40年代是社會心理學蓬勃發展的一個時期,該時期出現了許多用實證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的著名學者,主要有:

瑟斯頓、李科特:二人在態度量測量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謝里夫:通過“游動效應”研究群體社會規范的形成和變化;

莫里諾:發展了社會測量法,1937年創辦了《社會測量學》雜志,是人際關系進入可測量的時代;

勒溫:最偉大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在社會心理學領域中有許多開拓性貢獻。如:最早倡導群體動力學研究;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倡導社會心理學進行行動研究,致力于將理論研究融合于社會實踐。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心理學表現出以下特征:研究領域拓寬,涉及人類社會行為的方方面面;理論向多元化發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論”來解釋和預測行為;開始重視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提出跨文化社會心理學的概念。

分享到: 編輯:維妮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