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三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考點:定義


【摘要】2017年11月心理咨詢師考試正在備考中,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2017下半年三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考點:定義”,供考生參考,全套試題及答案視頻解析請關注網站近期上線。
一、定義和研究內容1、定義:研究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1)廣義①種系發展,動物演進;比較心理學②種族發展,人;民族心理學③個體心理發展,人類個體從出生到衰亡(2)心理發展的發生指心理“從無到有”,發展指的是從簡到繁瑣,從低級到高級(3)狹義是個體的心理發展,即個體從出生到死亡全過程。
2、性質(特點):(1)整體性①有其獨特的質的規定性,不等同于各種心理現象特征相加的集合②在各種心理過程的相互作用的互動關系中進行(2)活動性①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相互作用指外界環境作用于主體,主體對客觀環境采取一系列活動③相互作用的橋梁是活動和動作④包括外部動作和內化動作。活動內化是一種特殊的轉化過程,表現為概括、言語、簡約、超越化(3)規律性包括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順序性、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指個體一生的心理發展不是隨年齡的增長而勻速前進的。第一發展加速期是嬰幼兒期,第二加速期是少年期(主要指青年發育期)。(環球網校提供三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考點)
3、功能:描述、解釋、預測、控制
4、研究內容(1)年齡階段特征①年齡特征:是心理發展各個階段的質的規定性,即本質特征。心理發展與年齡有密切聯系,表現在:一是時間是心理發展的一個維度,心理發展是在時間(年齡)中進行的;二是心理發展與年齡大致對應,而非絕對同步;三是年齡和心理發展不是因果關系②根源:由心理過程或特征的變化所規定的,在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認知過程起著主導作用(2)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①遺傳和環境的作用問題,是心理發展的動因,本質問題②連續性和階段性的問題,是過程問題③內動力和外動力的關系問題④關鍵期問題。
二、研究方法
1、橫向(橫向比較):同時對不同年齡組。多用。優點是適用性(變量一致就可概括,聯結)、時效性(節省人力物力時間)。缺點:①難以得出個體心理連續變化的過程,存在人為的聯結性②年齡效應可能與組群效應相混淆,組群效應③研究結果中的組間差異可能有不屬于心理發展的因素。
2、縱向(縱向跟蹤):對相同的研究對象。優點能夠①系統了解心理發展的連續過程②揭示從質變到量變的規律。缺點時效性較差(費時間人力物力)、被試容易流失、可能出現練習效應和疲勞效應(因多次反復測試)。
3、縱橫交叉:優勢是取長補短。
4、新趨勢:①跨文化比較研究(探討發展的相似性、差異性的)②跨學科、領域的綜合性研究③研究方法的整合④訓練研究和教育實驗。
三、心理發展動因
1、遺傳決定論(高爾頓):②是遺傳因素的自然顯現③環境包括教育最多只能促進或延緩遺傳因素的自我顯現而已,只起一個引發的作用。
2、環境決定論(華生):②否認遺傳作用③片面強調和機械看待環境因素作用。
3、二因素論:①由遺傳和環境決定的;視為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同等成分②是兩種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③企圖揭示各因素單獨發揮作用的程度。(環球網校提供三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考點)
4、社會學習論(班杜拉):認為兒童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而獲得社會行為的,強調兒童習得社會行為的主要方式是①觀察學習: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和結果②替代性強化:即兒童傾向于學習模仿他人成功和被贊揚的行為,而不再學習模仿他人受到懲罰的。
5、文化-歷史論(維果茨基):心理的實質是社會文化歷史通過語言符號的中介而不斷內化的結果。主要觀點(1)高級心理機能的制約因素:心理機能從低級(動物和人類共有的,由生物因素制約)向高級(人類所特有的,由文化歷史因素制約)。的發展標志指標為:隨意化(心理活動的隨意機能的形成和發展)、概括-抽象化(抽象概括機能)、整體化(相互作用并重新組合)、個性化(突出個性特征、差異性)(2)文化歷史因素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源泉:社會文化活動是智力發展的源泉,以語言為中介使心理活動發生質變(3)教育教學與心理發展的關系①最近發展區: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與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由教學決定②教學要走在發展的前面③學習和指導的最佳期限:以個體的發育成熟為前提,以一定的心理技能發展為條件,最好是某些心理特征處在開始形成又尚未達到成熟之時,進行教學效果最好。
6、主、客體相互作用論(皮亞杰)(1)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①主客體是互相聯系、制約的關系即相互依存,缺一不可②相互轉化的互動關系。先天因素具有可控和可變性,環境可改變遺傳特性③相互作用受個體主觀能動性的調節。心理發展過程是主體自我選擇、調節的主動構建過程(2)認知發展是的本質是適應和主動建構學說①圖式即認知結構,指的是心理組織,是動態的機能組織。圖式從低級向高級發展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形式進行的②同化是主體將環境中的信息納入并融合到已有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是量變過程③順應是當主體的圖式不能適應客體的要求時,改變原有圖式或創造新的圖式,以適應環境需要的過程,是質變過程④平衡是心里動力,主體的發展趨向(3)心理起源于動作,動作是心理發展的源泉(4)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①成熟②經驗:物理(本有)、數字邏輯經驗(自身動作協調)③社會環境(主動性)④平衡化(決定因素):前三方面必須協調,同化和順應的自我調節過程。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論壇,將有更多心理咨詢師考友與您一起交流考試信息。
編輯推薦:
【摘要】2017年11月心理咨詢師考試正在備考中,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2017下半年三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考點:定義”,供考生參考,全套試題及答案視頻解析請關注網站近期上線。
一、定義和研究內容1、定義:研究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1)廣義①種系發展,動物演進;比較心理學②種族發展,人;民族心理學③個體心理發展,人類個體從出生到衰亡(2)心理發展的發生指心理“從無到有”,發展指的是從簡到繁瑣,從低級到高級(3)狹義是個體的心理發展,即個體從出生到死亡全過程。
2、性質(特點):(1)整體性①有其獨特的質的規定性,不等同于各種心理現象特征相加的集合②在各種心理過程的相互作用的互動關系中進行(2)活動性①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相互作用指外界環境作用于主體,主體對客觀環境采取一系列活動③相互作用的橋梁是活動和動作④包括外部動作和內化動作。活動內化是一種特殊的轉化過程,表現為概括、言語、簡約、超越化(3)規律性包括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順序性、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指個體一生的心理發展不是隨年齡的增長而勻速前進的。第一發展加速期是嬰幼兒期,第二加速期是少年期(主要指青年發育期)。(環球網校提供三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考點)
3、功能:描述、解釋、預測、控制
4、研究內容(1)年齡階段特征①年齡特征:是心理發展各個階段的質的規定性,即本質特征。心理發展與年齡有密切聯系,表現在:一是時間是心理發展的一個維度,心理發展是在時間(年齡)中進行的;二是心理發展與年齡大致對應,而非絕對同步;三是年齡和心理發展不是因果關系②根源:由心理過程或特征的變化所規定的,在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認知過程起著主導作用(2)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①遺傳和環境的作用問題,是心理發展的動因,本質問題②連續性和階段性的問題,是過程問題③內動力和外動力的關系問題④關鍵期問題。
二、研究方法
1、橫向(橫向比較):同時對不同年齡組。多用。優點是適用性(變量一致就可概括,聯結)、時效性(節省人力物力時間)。缺點:①難以得出個體心理連續變化的過程,存在人為的聯結性②年齡效應可能與組群效應相混淆,組群效應③研究結果中的組間差異可能有不屬于心理發展的因素。
2、縱向(縱向跟蹤):對相同的研究對象。優點能夠①系統了解心理發展的連續過程②揭示從質變到量變的規律。缺點時效性較差(費時間人力物力)、被試容易流失、可能出現練習效應和疲勞效應(因多次反復測試)。
3、縱橫交叉:優勢是取長補短。
4、新趨勢:①跨文化比較研究(探討發展的相似性、差異性的)②跨學科、領域的綜合性研究③研究方法的整合④訓練研究和教育實驗。
三、心理發展動因
1、遺傳決定論(高爾頓):②是遺傳因素的自然顯現③環境包括教育最多只能促進或延緩遺傳因素的自我顯現而已,只起一個引發的作用。
2、環境決定論(華生):②否認遺傳作用③片面強調和機械看待環境因素作用。
3、二因素論:①由遺傳和環境決定的;視為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同等成分②是兩種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③企圖揭示各因素單獨發揮作用的程度。(環球網校提供三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考點)
4、社會學習論(班杜拉):認為兒童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而獲得社會行為的,強調兒童習得社會行為的主要方式是①觀察學習: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和結果②替代性強化:即兒童傾向于學習模仿他人成功和被贊揚的行為,而不再學習模仿他人受到懲罰的。
5、文化-歷史論(維果茨基):心理的實質是社會文化歷史通過語言符號的中介而不斷內化的結果。主要觀點(1)高級心理機能的制約因素:心理機能從低級(動物和人類共有的,由生物因素制約)向高級(人類所特有的,由文化歷史因素制約)。的發展標志指標為:隨意化(心理活動的隨意機能的形成和發展)、概括-抽象化(抽象概括機能)、整體化(相互作用并重新組合)、個性化(突出個性特征、差異性)(2)文化歷史因素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源泉:社會文化活動是智力發展的源泉,以語言為中介使心理活動發生質變(3)教育教學與心理發展的關系①最近發展區: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與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由教學決定②教學要走在發展的前面③學習和指導的最佳期限:以個體的發育成熟為前提,以一定的心理技能發展為條件,最好是某些心理特征處在開始形成又尚未達到成熟之時,進行教學效果最好。
6、主、客體相互作用論(皮亞杰)(1)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①主客體是互相聯系、制約的關系即相互依存,缺一不可②相互轉化的互動關系。先天因素具有可控和可變性,環境可改變遺傳特性③相互作用受個體主觀能動性的調節。心理發展過程是主體自我選擇、調節的主動構建過程(2)認知發展是的本質是適應和主動建構學說①圖式即認知結構,指的是心理組織,是動態的機能組織。圖式從低級向高級發展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形式進行的②同化是主體將環境中的信息納入并融合到已有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是量變過程③順應是當主體的圖式不能適應客體的要求時,改變原有圖式或創造新的圖式,以適應環境需要的過程,是質變過程④平衡是心里動力,主體的發展趨向(3)心理起源于動作,動作是心理發展的源泉(4)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①成熟②經驗:物理(本有)、數字邏輯經驗(自身動作協調)③社會環境(主動性)④平衡化(決定因素):前三方面必須協調,同化和順應的自我調節過程。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論壇,將有更多心理咨詢師考友與您一起交流考試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