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孩子們是怎樣看待


編輯推薦:各省市2015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時間/入口匯總
一組超過三十個的學齡前和幼兒園孩童被問及他們是怎樣看待“愛”這個字。他們用手寫下了原始拼寫的答案(如果拼寫困難,還可以把它講出來)。在此由衷的感謝孩子們、家長們以及那些協助過這個項目的朋友。
什么是“愛”?
“特別。”――薩米拉,3歲。
“一顆心。”――依珊,3歲。
“糖果和水果,因為它們都很甜蜜。”――巴爾佳福,4歲。
“當米婭(我的狗)擁抱和親吻我的時候。”――安娜,5歲。
“我爸爸。”――愛莎,5歲。
“嬰兒。”――肯尼迪,4歲。
“幫助彼此。”――瑪姬,6歲。
“給予擁抱。”―― 艾利克斯,3歲。
“氣球。”――多利安,3歲。
“一切的美好的東西。”――亨利,5歲。
“我兄弟發瘋。”――薩雷娜,4歲。
“快樂的感覺……分享。”――瑞席,5歲。
“一個很有禮貌的單詞。”――普雷斯頓,5歲。
“有好的。”――烏代,5歲。
“小狗。”――尼歐,3歲。
“在一起。”――英提撒,5歲。
“當你愛所有人的時候。”――阿妮卡,4歲。
“音樂……媽媽……兄弟姐妹……愛可以從我傳遞到馬克身上。”――特拉爾,5歲。
“當你愛一個人,就意味著你不想離開她……就像你總想對某些人友善、貼心一樣……他們一直占據著你的心。”――尼古拉斯,5歲。
上面的這些答案,來自不同年齡孩子的筆記。短短幾年后,許多實驗研究已經表明了這個樣本出現了變化。當孩子們成長時,他們的思考方式從事物表面的概念層向著事物本質的轉變。唐納森與韋斯特曼指出,孩子們最初一般關注圍繞物體和事件的概念。例如,一個3歲的小朋友很可能描述一些具體的事物,像“氣球”或者“小狗”,用來聯系到“愛”這個字。任何能夠讓他們情緒激動的額外刺激都能讓他們解釋清楚為什么在他們眼里這些物體就代表著愛。
然而,當大腦開始形成網狀回路時就意味著孩童在生活中開始了歷練,依照技藝和態度就逐漸形成了孩子們的觀念。例如,“互相幫助”是一個5歲小孩被問及“愛”而做的常規回答。在幾年之內,許多孩子開始展示他們對這種情感的理解。這種定義不僅來自教育更加來自經歷。雖然兩年看起來時間很短,但這些報告顯示出了對待愛的樂觀記憶和正確態度的鞏固是多么重要。我們不僅僅應該與我們的孩子在一起共度每一刻,增加他們與我們之間愛的聯系,還應該鼓勵和塑造他們充滿愛的心智。不要假設你的孩子對這些觀點的看法太過簡單(看看上面那位尼古拉斯小朋友的回答吧!)而是要與他/她溝通并且理解他。
研究表明,與孩子溝通他/她的精神狀態不但有助于提高語言技巧而且還會增進情感和社會理解力。與你的孩子溝通一下,關于他們的行為可能不會給你作為監護人帶來好處,而且對他們自己也亦然,對于這一點,他們是怎樣考慮的。認知行為療法使用相同技術對待成年人,這些人需要在某種行為發生時寫下自己的情感變化。我們假設情緒狀態與行為之間有一定的聯系看來是正確的,孩子正是在學著去連接這些關鍵點。問孩子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會讓孩子開始意識到自我心理反應以及逐漸通過調整外部的生活來逐漸完善大腦思維。
當然,如果有人需要對孩子提問,那人需要準備好一些問題才能有所得。通常,孩子們回答這些抽象的問題會很困難,有證據表明進行這種調查是重要工具,因為孩子不僅會學習,而且還會解決問題。作為一個成人不要放棄問題,而是要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他們所要尋找的答案。這可能會為他們指名道路證明一些觀念,或者在與年齡相符的字典中找到定義。這可能會引至更深層次的問題,但培養對知識的熱愛大概比起愛的知識要重要得多。我們大多完成了前者,但很少人會完成后者。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點記憶: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重要2025-09-25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