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施工知識分享: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綠色住宅小區的環境管理研究
編輯推薦:裝配式建筑知識手冊概念篇
溫馨提示: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將在4月25日進行裝配式考試,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裝配式考試節點信息。
1 綠色住宅小區的概念
綠色住宅小區的開發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房地產發。它的含義也可以這么理解,即:用“綠色的方式進行綠小區的開發”。因此,對綠色開發的理解應從縱橫兩個維度行。從橫向看,綠色開發的對象是綠色住宅小區,這里強調是生態小區的特點;從縱向看,在綠色開發的整個生命周期,采用的應是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管理”,這里強調是管理手段的系統性和可持續性。“綠色管理”涵蓋了從前策劃、設計、施工直到營銷、物業管理的整個開發運營過程管理手段。綠色管理是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出發,用系統論方法進行開發管理,達到開發成果、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優化。
2 基于全壽命周期理論的環境管理目標
全壽命周期的思想是指在一件產品的整個生命鏈中每一個都負有相應的責任,這個責任就是對環境產生的影響負責。產品的生產、消費、政策的制定、戰略的決定等階段都必須合考慮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對于環境的影響。任何一件產品的生始于原材料的攝取,接著是生產、運輸與使用,以再循環廢棄物的排放而告終。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個階段中都要使資源并且排出廢物。所以,考慮一件產品對于環境的影響只放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才有意義。
全壽命周期思想有三大特征:其一、它是將來產品和服務展的方向;其二、它能綜合地考慮問題,表現在它避免了環問題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從一種形式轉移到另一形式,從一地轉移到另一地;其三、它更科學與定量化,對決策能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基于LCA的環境影響管理是對小區的規劃、設計、施工、營和維護直至最終拆毀等階段對環境的影響沖擊進行考察,用合理的規劃、設計和建造措施,以回避可能產生的環境危害,在小區的功能、消耗和排污之間尋求合理的平衡。全壽命周期環境管理目標是力求小區在建造階段、裝修階段和使用階段對環境的影響達到最小化。
3 全壽命周期環境影響管理
建設項目的傳統程序包括初始的項目概念化以及隨后的預設計、設計、投標、建造和使用。而一個關注環境的開發程序必須增加考慮環境影響的集成建筑設計、設計和施工隊伍的合作以及環境設計準則的制定、對場地和現有自然系統的干擾程度的影響、對資源的利用程度等等。具體分為以下步驟:
3.1 前期策劃與預設計階段
前期策劃與預設計階段是建造程序的第一步,因此在這個階段將綠色開發的實踐融入項目中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階段所做的決策不僅確定項目的方向,而且必須證實全過程的投資有效性。在項目進行之初,通過制定綠色項目目標,將項目的進程用圖表表示出來,詳細說明達到這些目標的程序,并對所期望的目標有一個明確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這個階段必須有集成設計的思想,因為簡單的疊加或重復系統不會產生最佳的運行效果或費用的節約。相反,建筑設計者可以通過設計多種多樣的建筑體系和元件作為整個結構中相互依存的部分,而獲得最有效的結果。這種概念形成于前期策劃與預設計階段,并在整個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得以貫徹,直至建筑完成并投入使用。
3.2 場地規劃與設計
可持續的場地規劃與設計并不是把建筑設計強加于場地上。確切地說,它們要辨別場地的生態特征,決定該場地是否適合于計劃的用途,同時設計使建筑與場地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其目的是在利用場地的自然特征來增加人類的舒適與健康的同時,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并潛在地提供建筑的能源需求。好的場地設計不僅能保存場地的資源,并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節約使用能源和材料。具體內容包括對現有場地自然與文化特征的評價,對現有基礎設施和建筑要求的認識;對保護自然水域,減少用水和污染的具體方法;對環境負責的場地改造方法。
3.3 建筑設計
綠色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與以往的設計比較起來可以說進入了非常變革時期。在以前被認為不是很重要的設計方法,如利用被動太陽能的設計、環境保護的設計、注重室內空氣品質的設計等,已變得非常重要,而且在經濟上可行。被動太陽能的設計的方法包括日光、外圍護結構及可再生能源等使建筑與其所處地點和氣候相適應的基本的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法。為成功地使用這些綠色設計的方法,需要進行整體規劃。將某一建筑當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建筑的位置、形狀、圍護結構、系統和內容都在同時互相影響并各得其所。設計完成的建筑將會成為合理利用資源和經濟有效并能夠提高人們工作效率和增進健康的系統。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在設計的最初階段,就需要全體設計人員的參與。
3.4 施工階段
如何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環境管理將是一個相當重要而且復雜的問題。具體來說,可分為場地環境問題,空氣污染、噪音與健康問題和資源利用效率問題等三個方面:
(1)場地環境問題
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會嚴重擾亂場地環境,為了將此擾動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場地資源,承包商應當識別場地內現有的自然、文化和構筑物特征,并通過合理的技術措施將這些特征保存下來。首先,要明確場地使用要求,包括使用場地的哪些區域和怎樣對場地進行管理,因為松散的場地管理會造成不必要的場地干擾。其次,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確定植物進行保護,不僅要指出被保護植物的種類和位置,還應指出保護的方法。再次,要明確場地通道管理的要求與場地清理和平整的要求和措施。最后,檢查雨水管理計劃,增加場地內建筑物的雨水排水能力能夠減少流出場地的雨水的流量。另外,在場地內設置能夠隨時積聚和排放地表水的水池,或者在建筑物內建造一個貯水系統(譬如一個貯水池),它能夠將水緩慢地排入排水系統,或者允許水自然散失。
(2)施工導致的空氣污染,噪音和健康問題
許多建筑材料散發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微粒,它們在低濃度時會對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和損害,需要特殊的安全防護。防止這類事情的發生必須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控制有潛在污染的材料的使用,并在使用前對其進行測試和檢查;對減少污染物的方法進行評估;制定可靠的操作程序;良好的清掃,貯存和廢物處理及清除程序能夠顯著地降低污染物的積聚;對于可能產生噪音的施工程序和機械設備,預先必須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3)資源利用效率問題
建設項目通常使用大量的材料、能源和水資源。有效的環境管理工作如通過使用含有可再生成分的材料,重復利用建筑材料和拆房瓦礫,重復利用廢料,除了能提高效率外還能夠減少浪費,并保護水資源,同時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具體的措施包括:使用含有可再生成分和含有可有效回收成分的建筑材料;使用帶有較少包裝材料的產品和材料并重復利用或回收原來的包裝材料:在工地建立廢物回收系統;回收和重復利用在拆除時得到的材料等。
3.5 運營與維護階段
綠色住宅小區使用壽命周期內的運行和維護費用遠遠高于其設計和建造的費用。如果沒有合理的運行和維護,即使是設計和建造十分合理的住宅小區也不能滿足費用的有效利用以及健康環境的要求。不幸的是通常高質量建筑環境專業標準的應用隨著建造過程結束也就結束了,目前運行與維護階段還沒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運營和維護階段環境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保證環境品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在翻修過程中如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等。
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優點都是傳統建筑無法比擬的。以上內容就是“裝配式施工知識分享: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綠色住宅小區的環境管理研究”,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環球網校為大家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和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點擊下方免費下載即可獲取。
最新資訊
- 干貨分享:裝配式建筑防水是如何施工的?2022-02-06
- 裝配式建筑究竟是什么?這個回答真的非常全面了!2022-02-05
- 調研總結:裝配式住宅項目疊合板超厚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2022-02-04
- 干貨來了!整體衛生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有哪些?2022-02-03
- 工廠化生產的混凝土預制件都有哪些優勢?裝配式PC板生產線大揭秘!2022-02-02
- 裝配式建筑發展快速,避開這幾個大坑才能成為最大贏家!2022-02-01
- 裝配式斜屋面施工案例分享——萬科沸騰里一期工程別墅項目2022-01-31
- 酒店裝配式裝修干貨分享:什么是裝配式技術體系?裝配式內裝的優勢有哪些?2022-01-30
- 裝配式酒店裝修中有哪些容易出現的失誤?2022-01-29
- 裝配式酒店裝修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