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員新聞快訊:今年的全國兩會將如何影響工程機械?
新基建投資要“準”
“我國對于新基建的部署應該緊緊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在夯實包括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以及產業技術基礎等三道紅線‘工業四基’的基礎上,促進工業制造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和升級。”宋嘉表示。
鄭磊表示,新基建領域的投資,應主要圍繞新能源充電樁、高速軌道交通和5G等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類項目。比如區塊鏈,數據中心,由于數字經濟轉型十分迫切,在增長壓力之下,需要增加新基建投資強度,以便創新科技企業的產出能夠盡快填補傳統產業減速形成的缺口。
宋嘉認為,新基建在創新驅動發展及行業共性技術難題的攻關上,應堅持市場需求牽引、需求導向、目標導向,進一步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以企業為主體,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激發和釋放企業創新力。
“目前區塊鏈、云服務、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都進入了產業化快速發展階段,有些方面的基礎設施發展得還不夠充分,目前多個地區將區塊鏈和數據中心作為主要基建領域,也體現了這種客觀要求。”鄭磊認為,5G應該加大和加快建設,有些文化娛樂消費領域的產品,比如VR、AR、XR技術需要5G支持,這些領域的應用可以擴大消費,滿足人民群眾對更高質量精神消費的需求。
“區塊鏈在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優勢,有利于解決工程機械產業鏈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建議推動工程機械行業區塊鏈建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表示。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今年多位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議和擬提交提案也聚焦于科技創新。
民建中央、農工界別小組和九三學社中央均擬提交相關提案,從如何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如何助推科技型初創企業集群健康發展以及如何推進科技金融健康發展等角度對科技創新發展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表示,“十四五”時期必須要提高科技創新水平,不斷實現“從0到1”的突破,才能創造新發展動能。她建議,培育創新“引領”企業,一是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二是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設。
碳達峰、碳中和引領綠色轉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中央深改委會議也強調,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統籌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碳達峰表面上是約束碳排放強度問題,而本質是能源轉型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事關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儲能設備技術專委會秘書長郭云高認為,應擴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供給占比,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單位用能排放,降低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農工黨中央在擬提交提案中建議,大力實施終端能源電氣化,加快民用散煤、燃煤鍋爐和工業爐窯等用煤替代,盡快降低煤炭消費占比。同時,加快非化石能源發展,在“十四五”末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至20%及以上,2030年力爭達到30%。
宏觀政策如何“正常化”備受關注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宏觀政策走向備受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志勇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有為,大力提質增效,就要特別注意政策效力邊際遞減問題,同時要求財政政策作用方式的變化。楊志勇指出,2021年,在對經濟整體上保持信心的同時,要多考慮可能的風險,提前做好準備。
鄉村振興期待政策進一步細化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正式出臺,核心內容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國家鄉村振興局日前也已正式掛牌。“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也成代表委員熱議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建議,為建立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長效機制,一方面要持續補齊“雙基”建設短板,不斷完善農村道路、水利、環保、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基礎教育、基本醫療、養老服務等公共服務能力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岳喜環建議,進一步出臺支持產業、項目、建設工程等領域的稅收優惠扶持政策。在種子、農藥、農業機械的研發、生產,水土流失、荒漠化、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的重點工程和行動上,繼續出臺更大的稅收優惠,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方面給予更優的政策支持。
“雙循環”要靠創新“帶”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制造業要在全球展示自主品牌的影響力。她希望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的研發中心。在拉內需、促循環上我國有一些政策上的調控,以產品技術升級“帶”動“雙循環”更好地“轉”起來。在好的環境下,企業應該抓住機遇,真正掌握核心科技,與地區建設相結合。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工程機械景氣度持續上升
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
2021年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將加快完善的信號。京濱鐵路、京秦高速、渝昆高鐵、長沙機場改擴建、長江上游和中游航道、寧淮高鐵、黃千高速、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預計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
鐵路計劃開工68個項目
2021年全國有雄商高鐵、沈白高鐵、寧至成都鐵路、成達萬高鐵、天津至濰坊鐵路、石雄城際鐵路保定至石家莊段、大理至麗江至攀枝花鐵路、合浦至湛江鐵路等68個項目計劃開工。扎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全面完成鐵路投資任務,投產新線3700公里左右。
川藏鐵路雅安-林芝段工程投資3198億元
川藏鐵路雅安-林芝段工程,新建正線1011公里,共設26座車站,配套建設臨時施工道路885公里、電力線路2000公里,以及成都、林芝運營保障基地等,項目估算總投資約3198億元。
水利:加快150項重大工程建設
今年將高標準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在建工程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
雄安新區今年將啟動100余個重點工程項目
容西片區配套市政道路管廊一期工程、雄安新區容東片區2號地塊項目、容東片區3號地塊項目、容東片區4號地塊項目(雄安國際酒店項目)、容東片區C組團養老中心項目、容東片區一級消防站建設工程(東)項目、容東片區教育設施配套項目(完全中學)、雄安郊野公園主場館精裝修工程、起步區1#水廠水源配套工程等多個項目開工建設。
以上內容是:“八大員新聞快訊:今年的全國兩會將如何影響工程機械?”,環球網校為各位考生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及時獲取建筑八大員考試節點信息。更多2021年建筑八大員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環球網校八大員考試頻道,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獲取2021年八大員學習資料大禮包。
最新資訊
- 科技賦能教育,環球網校云私塾6.0發布會即將重磅來襲2023-03-15
- 八大員新聞快訊:數字化為裝配式建造插上智慧之翼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住建部開展2021年工程勘察設計建設工程監理統計調查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四川多措并舉,為建筑業企業紓困解難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山東推動工程勘察質量信息化管理2022-04-12
- 八大員新聞快訊:打造“5G+智慧公路”工程,交通強國甘肅試點工作有了成果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云南將重點實施綜合交通八大重點工程,投資規模達1.3萬億元以上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新工體復建項目鋼結構完工,整體建筑將于年底竣工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保障賽事精彩開啟的“第一道坎”,亞運工程消防驗收成重點2022-04-11
- 八大員新聞快訊:利用“互聯網+交通”手段,海口建設智慧停車系統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