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理咨詢師實操課案例研究:兒童偷竊背后的心理


編輯推薦:2020年心理咨詢師實操課案例講解:部門經理做事反復核實、夜里睡不踏實
我們為您整理的“2020年心理咨詢師實操課案例研究:兒童偷竊背后的心理”的內容如下,快來看看吧。
2020年心理咨詢師實操課案例研究:兒童偷竊背后的心理
今天,一位來自永嘉的家長,帶著他10歲的兒子,在溫州電視臺《閑事婆》欄目組記者的培同下,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家長哭腔地告訴我說:“醫生,我兒子在去年一年里,共從家中偷走一萬元左右的錢,去買東西吃,有時買玩具玩。開始我不知道,我問他錢是從哪里來,他總說是學校獎勵的。后來我知道了,打了他好幾次,他總是口頭認錯,向我保證不再偷,可又控制不住。我們家長真的是無計可施了,通過溫州電視臺才找到你,你一定要幫助我們的孩子。”
我心中一驚,又是一個偷錢的孩子。因為在心理咨詢中,我總是能碰見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是偷竊家中的錢,就是偷拿同學的東西,可又不是家里人沒給錢。在原因的分析中,總是會找到其中的心理社會原因。
我問這位同學“你為什么要偷錢?我是醫生,不會批評你,只是想了解情況后,想幫助你改變這種不好的習慣。”這位學生對我說:“醫生,我也不想偷,就是不能控制。”我問:“為什么呢?”他說:“因為偷了東西,就可以買東西,同學就會看得起我,我在家長面前也有自豪感。”
這學生說的是真話,許多偷竊行為的學生,偷錢買東西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在某一方面也是好的。心理學上,有“馬太效應”之說,就是說一個學生,在學習方面不如人的時候,他在其他方面就想證明自己有高人之處,所以他們可能會染發、穿怪服、惡作劇等,表明自己的“優點”。這位學生也有這方面的心理需求。
我問家長:“他成績怎樣?平時你們表揚他多嗎?”家長說:“他成績一直不好,他有一姐姐,成績很好,常拿獎品,我們總是表揚姐姐,希望他向姐姐一樣有出息。他不但沒出息,還做出這樣的事,真讓我們難過。”
這就是這位學生偷竊的心理因素。他平時得不到表揚,為了證明自己也能拿獎品,就偷錢買東西,使自己能在家中有地位,在同學心目中有威望。如果家長平時能夠發現他的另外一些優點,比較全面公正地看待他,這種現象就可能消除。如果只用打、批評等方式,他還會繼續出問題。
于是我問這位學生:“你需要家長做什么,你就不再偷呢?”他說:“我只想多聽到父母說些好聽的話,不要只批評我,罵我沒有用。”
家長聽了,后悔不已,認為自己只看孩子的成績,而沒有公開看待孩子的其他方面,他兒子體育成績就不錯,可他總認為這些沒有用。
任何一個行為的背后,可能就有一個心理社會的原因,孩子偷竊也是如此。
環球網校小編為您整理的“2020年心理咨詢師實操課案例研究:兒童偷竊背后的心理”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您是否有所了解了?考生可以通過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獲取2020年心理咨詢師實操重要節點節點的短信提醒。小編也為您整理了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大綱、教材變動、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和女兒吵架,溝通困難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女性,18歲,大專學生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MMPI-2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測驗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同學跳樓自殺自己焦慮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擔心自己患上心臟病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母親去世痛苦2021-05-0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覺得老師和自己過不去2021-05-08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乘電梯恐懼2021-05-06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情緒低落,經常失眠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