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全身性水腫和局部性水腫


全身性水腫和局部性水腫考點(一)全身性水腫
1.心源性水腫:首先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活動者,最早出現踝內側;臥床者腰骶部明顯。水腫為對稱性、凹陷性。常有頸靜脈怒張、肝大、靜脈壓升高,嚴重時出現胸水、腹水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現。
2.腎源性水腫:晨間眼瞼與顏面水腫,后為全身水腫。有尿常規改變、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的表現。
3.肝源性水腫:腹水,也可出現踝部水腫,逐漸向上蔓延。肝硬化為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兩方面表現。
4.營養不良性水腫:水腫發生前有體重減輕。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全身。
5.黏液性水腫:非凹陷性水腫,水腫皮膚增厚、粗糙、蒼白、溫度減低。
6.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育齡婦女在月經來潮前7~14天出現眼瞼、踝部及手部水腫,月經后水腫逐漸減退。
7.藥物性水腫。
8.特發性水腫:周期性水腫,見身體下垂部位。
全身性水腫和局部性水腫考點(二)局部性水腫
局部性水腫是指體液局部分布在機體的某個部位的組織間隙而引起的腫脹,水腫部位可為機體任何部位。局部性水腫的發病機制:
1. 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多見于局部創傷、燒傷、過敏等。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增多增快、滲出和炎癥細胞浸潤使得組織液膠體滲透壓升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使有效 濾過壓升高,組織液生成增多。
2.局部靜脈阻塞、靜脈回流受阻:多見于血栓性靜脈炎,上、下腔靜脈阻塞等,從而造成局部毛細血管靜壓增加,濾過壓增大,組織液生成增多造成局部水腫。
3.局部淋巴回流受阻:多見于絲蟲病、淋巴結切除后等。當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時,組織液中的蛋白質分子不能被帶回血液中,從而造成組織液膠體滲透壓升高,部分組織液 不能經淋巴管回流入血,組織液潴留引起水腫。
編輯推薦: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腎源性水腫和心源性水腫的區別
環球網校內科主治醫師考試頻道為各位考生分享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全身性水腫和局部性水腫。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提醒準備報考2020內科主治醫師考試的同學及時進行復習,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2020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資料!
最新資訊
- 2023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考情解讀2023-05-02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視頻免費分享2022-04-03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免費視頻講座2022-04-01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視頻2022-04-01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前必背【心絞痛及腹腔積液】考點合集2022-03-22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必考點2022-03-16
- 2022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記憶知識點的方法2022-03-08
- 2022中西醫內科主治醫師考生必背:解表劑歌訣2022-03-07
- 2022年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預測2022-02-23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考點及練習題(36)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