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措施


一、一般治療
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應該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及用力大便。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期間應當減少家屬探視。控制性低血壓,預防顱內再出血發生。引流腦脊液,可促進血性腦脊液的排出,防治腦積水。術后給予擴容治療,靜脈或口服液體量達到3000~6000ml,防止血容量不足,改善腦血管痙攣所致腦缺血損害。
二、手術治療
顱內動脈瘤的治療除了常規方案、藥物方案,很多患者需要開展手術治療,這就包括開顱手術和血管內介入治療。
開顱動脈瘤頸夾閉或結扎術
手術目的在于阻斷動脈瘤的血液供應,避免發生再出血;保持載瘤及供血動脈繼續通暢,維持腦組織正常血運。迄今為止,該術式仍是較為經典和常用的術式,手術效果確切。
開顱動脈瘤孤立術
動脈瘤孤立術則是把載瘤動脈在瘤的遠端及近端同時夾閉,使動脈瘤孤立于血循環之外,而不再出血。這種手術危險性較大,可致病人突然死亡或重度殘疾。如果非得如此不可,可先行顱內外動脈吻合再夾閉載瘤動脈。
開顱動脈瘤包裹術
采用不同的材料加固動脈瘤壁,雖瘤腔內仍充血,但可減少破裂的機會。目前臨床應用的有筋膜和棉絲等。主要適用于瘤頸過于寬大、梭形動脈瘤、瘤頸內有鈣化斑不宜上夾或結扎者;或者因載瘤動脈不能阻斷時應用。也可以在其他處理動脈瘤方法不能奏效時應用。
血管內介入治療
對于某些病人開顱手術極其高危、開顱手術失敗,或因全身情況及局部情況不適宜開顱手術等,可用血管內栓塞治療。對于動脈瘤沒有上述情況者,也可以先選擇栓塞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手術目的為利用股動脈穿刺,將纖細的微導管放置于動脈瘤囊內或瘤頸部位,再經過微導管將柔軟的鈦合金彈簧圈送入動脈瘤囊內并將其充滿,使得動脈瘤囊內血流消失,從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風險。該手術方式對患者創傷較小,但費用昂貴。
以上是環球網校小編整理的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措施。大家可提前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了解考試重要時間節點。此外,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歷年真題等內容。想獲得更多的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可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腸外瘺2022-03-10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腸外瘺2022-01-2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直腸肛管周圍膿腫2022-01-25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膽道出血2022-01-24
- 外科主治醫師基礎知識真題考點匯總2022-01-12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模擬試題(12月13日下)2021-12-13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2021-12-09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上消化道出血2021-12-0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外科治療的適應證2021-12-07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復習考點:胰腺內分泌腫瘤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