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癥狀
更新時間:2020-08-20 14:08:41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兒科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是由于幽門環肌肥厚、增生,使幽門管腔狹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是新生兒常見的消化道畸形?;純憾酁樽阍聝?,早產兒較少見。下面則是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癥狀。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癥狀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無膽汁的噴射性嘔吐、胃蠕動波和右上腹腫塊。少部分患兒還可出現黃疸,術后數日即消失,發生黃疸原因尚不明確。還可導致患兒并發消瘦、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等疾病。
嘔吐
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大多在生后2~4周開始出現溢乳,極少數患兒2~3月齡發病,逐漸加重呈噴射性嘔吐,多于每次喂奶后即刻或喂奶后30分鐘時內發生嘔吐。嘔吐物為帶凝塊、不含膽汁的奶汁,約17%~18%的嚴重者吐出物可呈咖啡樣或血樣。患兒食欲旺盛,嘔吐嚴重時可使大便次數減少,尿量減少。
胃蠕動波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癥狀中,以此較常見,但不是本病特有體征。蠕動波從左季肋下向右上腹移動,到幽門即消失。在喂奶時或嘔吐前易見到。
右上腹腫物
是本病特有體征(60%~80%),有診斷價值。用指端在右季肋下腹直肌外緣處向深部按捫,可觸及到橄欖形、質地較硬、可移動的腫塊。
其他癥狀
約有1%~2%患兒可出現黃疸(間接膽紅素增高),手術后數日即消失。發生黃疸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饑餓、肝臟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活性不足以及大便排出少,膽紅素腸肝循環增加有關。
各位考生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備考狀態,認真備考,小編也提前祝大家考試都可以成功!更多考試動態的及時了解,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各位考生也可以點擊文章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哦!關于“2020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癥狀”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順利備考有所幫助。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急性腎衰竭2022-03-1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血吸蟲病2022-02-21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備考點:衣原體感染2022-01-25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沙門氏菌感染的臨床表現2022-01-2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2-01-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試資料: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預防與預后2022-01-12
- 2022兒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2022-01-06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多發性大動脈炎的臨床表現2021-12-14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復習資料:病毒性食物中毒2021-12-13
- 2022年兒科主治醫師考點精講:體格生長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