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破傷風的診斷標準和典型癥狀
一、破傷風就醫
破傷風多發生于被污染的小且深的傷口,患者應及時接種破傷風疫苗。如果患者由于各種原因未接種疫苗,在傷后一周左右出現破傷風的相關癥狀,如全身乏力、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最先受累的是面部咀嚼肌,之后可以累及到全身肌肉,一定要立即就醫,因為破傷風一旦感染,死亡率較高。
二、破傷風的診斷標準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外毒素導致的神經系統中毒性疾病,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檢查,根據臨床癥狀和外傷史就可以診斷明確。
患者有開放性損傷感染史,或新生兒臍帶消毒不嚴、產后感染、有外科手術史。
前驅期表現為乏力、頭痛、舌根發硬、吞咽不便及頭頸轉動不自如等。
破傷風的典型癥狀為肌肉持續性強直收縮及陣發性抽搐,最初出現咀嚼不便、咀嚼肌緊張、疼痛性強直、張口困難、苦笑面容、吞咽困難、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困難、緊張甚至窒息。
輕微的刺激(強光、風吹、聲響及震動等),均可誘發抽搐發作。
局部型破傷風,肌肉強直性收縮僅限于創傷附近或傷肢,一般潛伏期較長,癥狀較輕,預后較好。
三、破傷風的典型癥狀
(1)全身型破傷風
該類型患者能夠因輕微刺激而誘發疾病的發作,患者一般在發作時意識清楚、面容痛苦,其發展時間可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不發作時患者的肌肉也是處于肌張力增高狀態。
患者最開始可出現無力、頭暈、頭疼、咀嚼無力、咀嚼肌酸脹、反射亢進等,繼而出現張口困難、苦笑面容,部分患者還可出現牙關緊閉等癥狀,還可出現頸項僵硬、角弓反張等癥狀。
在呼吸肌受影響時,可出現面唇青紫、呼吸困難甚至暫停,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2)局部型破傷風
該類型主要表現為局部或單個肢體的肌肉抽搐和強直,例如肌肉抽搐和痙攣,但僅局限于受創或感染部位。
希望各位考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保持良好的備考心態。更多考試動態的及時了解,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各位考生也可以點擊文章下方下載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關于“2020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破傷風的診斷標準和典型癥狀”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順利備考有所幫助。
最新資訊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腸外瘺2022-03-10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精選考點:腸外瘺2022-01-2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直腸肛管周圍膿腫2022-01-25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備考知識點:膽道出血2022-01-24
- 外科主治醫師基礎知識真題考點匯總2022-01-12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模擬試題(12月13日下)2021-12-13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2021-12-09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點分享:上消化道出血2021-12-08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外科治療的適應證2021-12-07
- 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復習考點:胰腺內分泌腫瘤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