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拾柴火”試驗


編輯推薦: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競爭實驗
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之“拾柴火”試驗的內容如下,快來看看吧。考生可以通過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獲取考試時間等短信通知。
“拾柴火”試驗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曾有人設計"拾柴火的自然實驗,實驗對象是保育院的40個學生。實驗是在冬天晚上進行的。實驗者把濕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較遠的山溝里,要求學生必須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則隱蔽在一旁觀察孩子們的動靜 。
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結果發現有的孩子是興高采烈地到山溝里去了;有的則邊走邊發出怨言;有的不敢走遠,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濕柴。后來實驗者對他們講了有關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溝里取柴的人漸漸多了。經過幾個月的教育和觀察,發現有20個孩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此了解到.孩子們的性格差異,有的勇敢主動,有的畏縮圖方便;有的動搖,有的則是膽怯。而他們的性格是可以通過教育改變的。
由以上實驗可以看出孩子們對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這相同的客觀現實,各人的態度不一樣。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興興地到山溝里去取干柴;有人雖然也去山溝,卻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圖方便就近取濕柴等等。可見每個孩子對待相同的事情會產生不同的態度,因而采取的行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學中將他們這些態度和行為稱為性格特征。
用科學術語說,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 式中穩定的心理特征。所謂對現實的態度,反映了人們追求什么,拒絕什么,表明人們活動的動機和方向。而行為方式即在其態度下與之相適應的行動,即指人們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絕的事物,并且這種態度是穩定的,行為方式也是習慣化了的行為模式。以上述試驗為例,說某個孩子是勇敢的,不僅是他的態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溝去取柴的行動,而這又是經常性的、穩定的。所以恩格斯認為: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現他怎樣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復雜的,其模式也各種各樣。如何了解人們的性格特征,則可以從其對待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著手。
完成視覺偏好任務:以嬰兒注視哪張面孔的時間更長為偏好指標。結果發現新生兒對各族面孔的注視時間沒有差異,而3個月嬰兒對本族面孔的注視時間更長。不過,居住在非洲的高加索嬰兒對非洲面孔和本族面孔的識別就沒有差異了。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人們對同族的表情識別也比異族表情的成績更好。這使得同族之間的情緒理解與交流更加準確,稱之為群內優勢(in-group advantage)。
以上為2020年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拾柴火”試驗的內容,您了解了嗎?小編也為您整理了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大綱、教材變動、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和女兒吵架,溝通困難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女性,18歲,大專學生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MMPI-2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測驗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同學跳樓自殺自己焦慮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擔心自己患上心臟病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母親去世痛苦2021-05-0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覺得老師和自己過不去2021-05-08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乘電梯恐懼2021-05-06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情緒低落,經常失眠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