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裝配式+5G三技術強強聯手,讓建筑業“新基建”再次成為熱詞


新基礎設施建設思路
新基礎設施建設,或稱“新基礎設施”,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個相對概念。
過去,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指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因此也被稱為“鐵基地”,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傳統基礎設施相比,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無疑在今天受到更多關注。
隨著數字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深入融合,數據呈指數級增長。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應用為標志的數字經濟,需要一整套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支撐。
例如,中國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的發展,需要工業互聯網的支撐;無人機、無人駕駛等智能技術的應用需要車聯網和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支撐;水電、綜合管廊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需要城市物聯網的支撐。因此,新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應運而生。
2018年12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發揮投資主體作用,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裝備升級改造力度,加快5g建設,加強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加大對城際交通、物流和市政基礎設施的投入,彌補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不足,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因此,新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新名詞開始出現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
但是,中央有關文件并未明確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范圍。而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定義中,新基礎設施建設是指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礎設施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社會民生重點產業。
相比之下,中央電視臺對“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定義更為寬泛,迄今為止,這一定義得到了更大的社會認可。
事實上,中國的主要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云、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都需要5g的支撐;而5g的上下游產業鏈也非常廣泛,甚至直接延伸到消費領域。
5g網絡具有數據傳輸速率高、時延低、節能、支持大規模組網等特點。5g作為移動通信領域的一個重大變革點,是當前“新基礎設施”的主導領域。此前,5g一直被高層定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無論是從未來要承擔的產業規模還是新興產業的技術作用來看,5g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5g技術在建筑業的應用前景
以建筑業為例。建筑業信息化轉型升級、節能減排、降本增效迫在眉睫。BIM技術在整個產業鏈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等方面的創新和應用起到引領作用,促進了BIM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融合創新發展,移動互聯網和其他數字技術與中國建筑業。
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的完美結合,為建筑業的轉型、建筑業的重塑、新模式的創新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機遇。BIM+assembly+EPC建設模式也將引領建筑業向更高、更快、更好的建設新天地邁進,成為新的增長點,創造
隨著新基建大力推進和發展,建筑業高新技術崗位和人才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建筑產業的BIM應用工程師、裝配式工程師崗位將成為新基建時代的香餑餑。
從當前發展的新興產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車聯網、VR/AR等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每一項都依托于5G技術高傳輸速率、低延遲的特點,因而可以說數字經濟時代生產制造和5G息息相關。建筑業作為年產值逾20萬億的龐大產業,可以預見其同樣對5G技術具有極大的需求,主要運用在以下未來場景中:
智慧建造利用BIM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業務戰略,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項目施工全過程的監控與管理。
智慧工地在5G時代,將會實現對工地的遠程自動化操控,通過5G網絡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遠程操控,切實解決工程機械領域人員安全難以保障、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
全產業鏈互聯網平臺有別于當前各自為戰的建筑互聯網電商平臺,5G技術的應用將會打通建筑產業的各個環節,使得目前相互孤立的建材產業、工程機械、勞務派遣與項目施工的各方面整合成一體。
“新基建”創造新動能
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基建”將拉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對投資和運營模式的要求更高,覆蓋面更廣,參與主體也更多,對產業發展推動作用也更明顯。
與此同時,“新基建”的管理涉及市政、交通、安全、環境、信息化等多個部門,基于數字化平臺的集成管理,必將對政府公共基礎設施管理模式帶來巨大改變。
可以預判,以信息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不僅會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新商業模式,還將拉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應用,促進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為新技術的發展,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形成與大規模商業化提供必要支撐。這對我國優化經濟結構、支撐新型服務業和新經濟、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迎接更大挑戰至關重要。
在選擇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方向上,應體現國家意志,頂層設計、統籌布局。既要補短板、“還舊賬”,又要加快以5G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既要“把錢用在刀刃上”,投資到成長性更好、效率更高、產業帶動效應更大、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產業,解決當下發展中的緊迫問題,又要為國家未來發展打基礎,更多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立穩潮頭,在未來經濟競爭乃至綜合國力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以信息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不僅會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新商業模式,還將拉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應用,促進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為新技術的發展,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形成與大規模商業化提供必要支撐。以上內容就是“BIM+裝配式+5G三技術強強聯手,讓建筑業‘新基建’再次成為熱詞”更多裝配式新發展新資訊,歡迎繼續關注環球網校裝配式建筑行業頻道!點擊下方免費下載,獲取裝配式精華考點/課程講義。
最新資訊
- 江蘇無錫經開區:裝配式MiC防疫酒店項目順利交付使用2022-04-12
- 廣東: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恒盛大廈正式啟用,標準層裝配率達78.9%2022-04-12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順利召開2022-04-12
- 江西: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總建筑面積達到24%2022-04-12
- 全國首單裝配式建筑認證最高等級的綠色債券成功發行2022-04-12
- 四川眉山:竣工驗收報告應明確項目實際裝配率等裝配式建筑建設要求落實情況2022-04-12
- 湖北十堰:鼓勵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2022-04-11
- 廣東東莞:提出實施8大舉措,加快推廣綠色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2022-04-11
- 被稱為萬億藍海的裝配式建筑行業,如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2-04-11
- 廣東汕頭:購買裝配式建筑一手商品房,可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20%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