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夢的剝奪實驗


睡眠,毫無疑問就會做夢——夢的剝奪實驗
科學家做了很多剝奪人做夢的實驗,即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即被喚醒,如此反復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生理異常。如脈搏、血壓、體溫以及皮膚電壓均增加,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心理上一系列不良反應,如緊張、焦慮、易怒、記憶障礙、出現幻覺、定向障礙等。顯然,做夢已成為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過程。正常的夢境活動,成為保護肌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困素之一。日本山梨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腦中存在著兩類相反的催眠肽,一類催無夢睡眠肽,另一類催有夢睡眠肽,將它施于動物,使其睡眠的有夢期延長,結果實驗動物的平均壽命大大提高。我們愛做夢,實在是老天給我們的一種恩賜,即使沒有生理上的壽命延長,實際上,我們能同時擁有兩個世界,與不做夢的朋友相比,經歷了更多。
夢對健康有積極作用
許多人都認為,一夜無夢是一件幸福的事。研究者卻發現夢可以鍛煉大腦的思維能力。接受臨床實驗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即將進入夢眠狀態即被強行叫醒,結果他們即使在學習中勤奮努力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夢對人腦的積極作用與計算機對數據的處理有相同之外,它使大腦皮層之間的聯系進入一個更為良好的階段。夢對保持人類的精神健康也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許多患有慢性憂郁癥的病人就長期被混亂的夢或缺乏夢的異常睡眠所困擾。當他們進行了通過電腦調節腦波的睡眠治療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那么,為什么有些人不能做夢或者說完全回憶不了夢境呢?這是受到無線電波的干擾導致的。如果消除了這些干擾,4-6天后就可以重新享受做夢的驚險和樂趣。
做夢對人有許多好處,做夢可以鍛煉腦的功能。做夢是人腦的一種工作程序,對大腦白天接受的信息進行整理,大腦白天不能處理的信息能在夢境中得到很好的處理,白天苦苦思素而無法解決的難題能在夜晚的夢境中迎刃而解。根據腦電圖的測試也發現,人腦在做夢時的活動是相當強烈的,我們能夠從做夢時測到快速的、紊亂的腦電波,其強度有時會超過覺醒時的強度。從這一點來看,做夢是鍛煉人腦功能的一種自身需要。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作了一夜的夢,一宿沒休息好","晚上夢多,簡直沒有睡著"。那么真的是做夢耽誤了休息嗎?做夢是大腦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現嗎?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做夢并能回憶夢境并非睡眠不深的指標,也不能說做了夢就表示沒有睡好。實際上,做夢是一種生理現象,不管你有沒有夢的回憶,你每天晚上畢定要做4~5回夢。因此說整夜做夢或沒有做夢都不現實,也談不上夢多夢少。有研究表明,夢感與失眠的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系。也就是說,有無夢感和夢感的程度均不能作為失眠與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觀指征。
報名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去備考(報考方面有不懂的疑問,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心理咨詢師方面專業老師會為你報考提供答疑協助)。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免費下載“按鈕進入題庫下載學習。
最新資訊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和女兒吵架,溝通困難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女性,18歲,大專學生2021-05-13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MMPI-2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測驗結果分析2021-05-11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同學跳樓自殺自己焦慮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擔心自己患上心臟病2021-05-10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母親去世痛苦2021-05-0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覺得老師和自己過不去2021-05-08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乘電梯恐懼2021-05-06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分析練習:情緒低落,經常失眠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