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實訓政策:聊天記錄別刪!它是打官司的電子證據


微博、微信、支付寶,這些軟件已然占據了現代年輕人的主要社交陣地。除了轉賬記錄,文字、圖片、視頻等電子信息也都被記錄。這類電子證據能否成為打官司的“呈堂證供”?
新規
2019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該規定將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細化了電子數據的種類,包括5大類各種形式:
(一)網頁、博客、微博客等網絡平臺發布的信息;
(二)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三)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志等信息;
(四)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
(五)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
這就意味著,自5月1日起,上述電子數據均可以正式作為打官司的證據。
案例
電子數據有多管用?通過案例來了解。
案例一:公司違法解除合同微信記錄作為證據
陳女士去年4月到鄭州市二七區一家公司上班,簽了一年的合約,然而同年9月26日,公司通過微信通知員工,公司資金鏈出現斷裂,無法繼續經營,宣布停止運營,工資延期發放。
隨后,陳女士起訴到法院,要求公司發放拖欠工資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陳女士提交的證據中,除了常規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通知書、勞工合同等,還包括一份微信記錄。
最終,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認為這些具備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予以采信。今年4月初,法院一審判決公司支付陳女士工資3000元、經濟補償金3456.04元。
案例二:微信轉賬記錄證實債權債務關系
馮先生手頭緊張,跟張先生借了3萬元。2019年10月11日、12日,張先生通過微信轉賬,分兩筆向馮先生轉了這筆錢。
過了兩個月,見馮先生沒有及時還款,張先生請他補了一張借條,載明從張先生處借到現金轉賬人民幣叁萬元整,并約定日利率以及本息歸還的時間。
到了約定時間,馮先生依然沒有還錢。今年3月初,張先生將其告上法庭。除了借條,微信轉賬記錄以及催款對話記錄等也是重要證據。
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向原告借款3萬元未償還事實清楚,由《借條》及微信轉賬記錄為證,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成立。一審判決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3萬元及利息。
釋疑
以前電子數據也能當證據,此次修改目的是啥?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法院以往的審判過程中,微信聊天記錄、短信、電子交易記錄等已經可以作為證據。此次修改的意義是啥?
專業人士介紹,此次《修改決定》對電子數據范圍作出比較詳細的規定,明確了當事人提供和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保全電子數據的要求和電子數據審查判斷規則,完善了電子數據證據規則體系。對于擴展證據收集途徑、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具有積極意義。
修改后,哪類案件相對更加受益?
專業人士表示,隨著信息化的推進,訴訟中的證據越來越多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呈現,尤其是因個人民間借貸、網絡借貸、網絡購物等引發的糾紛中,電子數據的應用較為頻繁。且多數情況下,當事人能夠提供的證據僅限于微信聊天記錄、網絡轉賬等電子數據。
因此,電子數據如何提取以及如何作為證據使用,對當事人尤為重要。
修改后,對于普通人維權有啥好處?
專業人士介紹,細化、明確電子數據范圍,能有效擴展律師協助指導當事人收集證據的途徑,促進案件事實查明,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提示
電子數據有用處,平時咋保存?
專業人士介紹:“即將實施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明確,當事人以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原件。電子數據的制作者制作的與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來源于電子數據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顯示、識別的輸出介質,視為電子數據的原件。”
例如,微信記錄能否作為“呈堂證供”,取決于兩個前提:
第一是要能夠證明微信使用人是當事人雙方,因為微信并非實名制;
第二要保證微信記錄的完整性,因為微信證據為生活化的片段式記錄,如果不完整可能導致斷章取義,法庭不會采納。
專業人士提醒,一旦有金錢往來,第一明確對方身份;第二明確用途,備注要注明轉賬用途;第三保留原始記錄,僅有截屏會無法證明真實性,轉賬記錄、重要對話等不要隨意刪除。此外,輔助電話錄音、短信催款、借條明確等證據,是相互補充印證的證據鏈條。”
小提示:為了不失業,或失業后有更好的機會就業,當咱們自己就得提升考個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不僅提高了自身還能申領補貼,這個機會怎能錯過?怎么才能知道本地區的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等相關信息呢,不要著急,來申請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到時給您發短信提醒喲~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環球網校編輯整理的人力資源實訓政策:聊天記錄別刪!它是打官司的電子證據。更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精華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行政人事管理問題2022-12-16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單位沒有營業執照,發生工傷咋辦2022-12-14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靈活就業人員領取社保補貼2022-12-08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如何領取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補貼2022-11-28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社保補貼2022-11-23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勞動合同期限有幾種2022-11-17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社保補貼2022-11-14
- 人力實訓政策問答:哪些情形視同工傷2022-11-10
- 【答疑】職工醉酒受傷算工傷嗎2022-08-31
- 人力資源技能提升補貼申請條件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