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為什么做事不如我的人過得卻比我幸福?


小李是一名鄉鎮公務員,男性,約35歲,工作認真勤奮,但是人緣卻一直不好。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單位,他總是看不慣這個、不認同那個,弄得家里人都煩他,同事們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時間長了,小李感覺自己越來越痛苦。為了走出目前的窘境,他預約了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的一對一咨詢。
在與心理咨詢師交流的過程中,小李訴說了自己多年來的痛苦。原來,小李的家教很嚴,養成了他為人坦誠、真實無偽的性格。但是,進入職場以后,他發現周圍的人和事與他的價值觀念產生了嚴重沖突。對于這一切,他無法認同,卻又無力改變,就陷入了糾結和痛苦中。而看著周圍他認為虛偽的同事得到晉升,自己明明工作認真又實在,領導和同事們卻反而不愿意和他交往,就越來越覺得心理不平衡。
在單位如此,回到家里還是這樣。小李的妻子是個業務員,整天與客戶周旋,非常善于“看人說話”,因此業績很好,收入也高。對于妻子這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做法,小李從心底里排斥,但卻又無法否認妻子的成功。面對這種情況,小李的心理更不平衡了。
小李說完后,心理咨詢師問了他一個問題:“聽你說了這么多,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你一直覺得心理不平衡,但你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心理不平衡嗎?”
小李說:“我知道啊!因為明明是我做得對,別人做得不對,但他們反而過得比我好,我當然心理不平衡了!”
心理咨詢師提醒小李:“你認為自己做得對,別人做得不對,那你認為對與錯的標準是什么?”
小李理所當然地說:“他們就是不對!因為做人就應該一是一、二是二,實實在在!”
聽小李這樣說,心理咨詢師告訴小李:“對與錯沒有絕對的標準,你這樣想,不代表別人也這樣想;你認為對的,別人不一定這樣認為。”
在接下來的咨詢中,小李逐漸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歷程,也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自己之前的心理不平衡,是因為他“總是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小李懂得了人生的三件事:比如陰天下雨,這是老天的事,誰也無法改變,我們只能順從;再就是別人的事,別人肚子疼,自己替別人吃藥不管用,只能尊重;最后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肚子餓了,只有自己吃飽才行,這才是自己應該做的,所以要多關注自己!
懂得這三件事后,小李意識到自己從前之所以心理不平衡,就是因為他 “忽略了自己的事、卻總想管別人的事”。
咨詢結束的時候,小李向心理咨詢師表示感謝。他說自己以后會分清楚自己的事和別人的事,多關注自己、多尊重別人。
咨詢體會:人生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別人的事、自己的事。順應老天的事,尊重別人的事,管好自己的事,才能在關系里找到平衡的心態,更好地接納他人、也更好地經營自己。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實操課頻道為您提供的“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為什么做事不如我的人過得卻比我幸福?”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實操案例、方法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所需素質:行為操縱2021-03-26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所需素質:質問2021-03-25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所需素質:探討2021-03-1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所需素質:宣泄2021-03-19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所需素質:沉默2021-03-18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所需素質:傾聽2021-03-17
- 2021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所需素質:貫注2021-03-15
- 心理咨詢實操課案例:社交恐怖癥的案例及測試判斷2020-04-02
- 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小學生學習問題之沮喪2020-04-01
- 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社交恐怖癥案例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