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三類人員安全警示案例:陜西楊凌 “6.16” 較大窒息事故


2018年6月16日17時45分,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名作業人員在密閉發酵罐內取發酵菌種作業過程中昏迷,其他三人相繼下到罐內施救,導致4人窒息死亡。
事故單位基本情況
涉事企業為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注冊資金3000萬元,位于楊陵區工業園興楊路8號,現有職工25 人,公司經營范圍:農業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及相關技術咨詢、服務;化肥、農藥、農膜的銷售;無公害蔬菜的種植、銷售;生物菌劑、生物肥料、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和精制有機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企業共取得農業部和陜西省農業廳頒發的有效肥料正式登記證6個,肥料臨時登記證3個。
事故簡要經過
6月16日17時45分,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高恩紅在密閉發酵罐內取發酵菌種,出現昏迷,廠長王平國下去施救,經理楊軒、董事長楊長鎖接報后,趕赴現場,陸續下到罐內施救,導致4人窒息死亡。
初步分析,作業人員違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施救人員施救不當,導致4人窒息死亡。
事故暴露出的問題
經初步調查,事故暴露出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存在違規違章作業,現場監護不到位,應急知識匱乏等突出問題。
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事故企業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工作不重視,有限空間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不到位,未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作業程序,在檢測、防護、監護等安全條件未確認情況下實施作業,導致事故發生。
事故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不力。沒有組織過有限空間知識培訓,從業人員對有限空間作業風險及其危害認識不足,習慣性違章作業,施救人員缺乏監護救援知識和能力。
現場應急救援處置不當。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16”事故最初為1人遇險,但由于事故企業負責人和現場人員缺乏基本的應急常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在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施救,造成自身傷亡,損失進一步擴大。
監管工作存在薄弱環節。沒有認真督促所管行業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及有限空間作業有關規定,未有效組織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專項整治。
吸取事故教訓
陜西省安委辦在事故通報中要求,深刻吸取有關行業領域多起有限空間作業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管控和應急處置工作,堅決防范和遏制類似事故發生。
夯實責任,深入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整治。各地區、各部門要以縣為單位,從落實政府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兩個方面入手,認真開展有限空間排查摸底,健全完善有限空間管控臺賬。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行業關于有限空間作業風險管控規定和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監督暫行規定》(安監總局第59號令),督促指導企業對照《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參考目錄》,按照“一企業一清單”要求,編制完善符合本企業實際的有限空間作業隱患排查清單,明確有限空間數量、種類,完善臺賬信息,落實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在此基礎上,重點從有限空間警示標識設置、通風檢測作業儀器裝備配置、安全培訓、應急處置等方面強化安全風險監測管控措施,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管理,防止事故發生。要重點抓住建筑施工、危化、礦山、冶金、建材、輕工等有限空間事故占比較多的行業,突出停產、復產、清淤、清污、檢維修、相關方(或承包方)等有限空間作業環節,督促企業加大內部安全培訓和事故警示,切實使員工掌握有限空間等風險作業各項作業要求。
嚴格執法檢查,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大對轄區內相關行業領域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督促落實和監管執法力度,對存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無法保證安全生產的,要堅決依法處罰并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嚴防事故發生。凡是工作不認真、落實不嚴格、檢查不到位、整治不徹底的要通報批評并按照規定問責,對問題突出的企業要進行公開曝光,納入聯合懲戒,提高涉事企業違法違規的社會和經濟成本。
加強宣傳培訓,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微信、網站、報紙、電視等各種媒體,開展事故警示教育,普及有限空間等危險作業安全常識和科學施救知識。要督促企業開展內部專題教育,落實崗前培訓,切實使從業人員掌握危險作業風險和作業要求。尤其要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監管人員、風險作業審批人、作業人員應急處置能力的培訓,提高科學施救能力,堅決杜絕盲目施救,避免事故傷亡擴大。
健全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能力。各地區、各部門要督促企業結合自身生產工藝特點和相關技術標準,制定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要注重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開展經常性應急演練,督促企業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熟練掌握相關應急預案內容和應急處置方法,規范各類事故的應對處置程序,確保責任明確到人、落實到位,提高從業人員的應急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依法嚴肅調查處理事故,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嚴格按照事故處理“四不放過”的要求,依法組織對事故進行調查,查清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依法依規處理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要加大對事故整改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切實用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三類人員,是指對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的三類人員,有建筑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建筑施工企業項目負責人以及建筑施工企業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為大家帶來的“安全三類人員安全警示案例:陜西楊凌 ‘6.16’ 較大窒息事故”,供大家參考學習!環球網校也為大家提供了更多安全三類人員免費資料,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獲取!
最新資訊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成都溫江區開展建筑工程綜合應急演練2022-01-19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嚴格超高層建筑審批,河北全面排查安全隱患2022-01-19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濟南這一項目斬獲全國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最高榮譽2022-01-18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黃石市應急管理局周末“跑工地”,助力企業安全發展2022-01-18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沈陽10·21爆燃是違規施工造成的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2022-01-18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貴州觀山湖區召開建筑工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工作部署會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山西太原開展全市房屋建筑和臨時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河北衡水研發建筑施工安全風險預警系統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河南滎陽市全力做好建筑工地安全生產及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7
- 安全三類人員新聞分享:河南安排部署重點領域安全生產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