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癥狀和并發癥


一、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癥狀
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上起病情況是突然起病,以數秒或數分鐘速度發生的劇烈頭痛是常見的起病方式。患者常能清楚地描述發病時間和情景。具體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癥狀如下:
劇烈頭痛同時,多伴有惡心、嘔吐。頸項強直和血性腦脊液。
意識障礙和精神癥狀,可有意識障礙或煩躁、譫妄幻覺等精神癥狀;少數出現部分性或全面性癲癇發作,還有少部分患者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體征,如動眼神經麻痹、輕偏癱、失語或感覺障礙等。
高熱,常發生在出血后3~6天,一般可達38.5℃~40℃,與紅細胞破壞和發熱原釋放有關。
青壯年病人多出現腦膜刺激征且比較明顯,頭痛、嘔吐,脖子僵直。
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并發癥
(1)再出血
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患者在病情穩定或好轉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加深、抽搐、原有癥狀和體征加重或重新出現等。再出血的病死率約為50%,發病后24小時內再出血的風險最大,以后4周內再出血的風險均較高。
(2)腦血管痙攣
大約20%~30%的患者出現腦血管痙孿,引起遲發性缺血性損傷,可繼發腦梗死。血管痙攣一般于蛛網膜下腔出血后3~5天開始14天為高峰期,2~4周后逐漸減少。臨床表現為意識改變、局灶性神經功能損害體征如偏癱,或兩者均有。動脈瘤附近腦組織損害的癥狀通常最嚴重。
(3)腦積水
約15%~20%的患者可出現急性梗阻性腦積水,多發生于出血后1周內,因蛛網膜下腔和腦室內血凝塊堵塞腦脊液循環通路所致。輕者表現為嗜睡、精神運動遲緩和近記憶損害,重者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
(4)其他
約5%~10%的患者出現癲癇發作,其中2/3發生于1個月內,其余發生于1年內。約5%~30%的患者出現低鈉血癥,主要由抗利尿激素分泌改變和游離水潴留引起。少數嚴重患者因丘腦下部損傷可出現神經源性心功能障礙和肺水腫。
以上2021年內科主治醫師考點: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癥狀和并發癥。各位考生可以提前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環球網校將在近期為大家發布2020年內科主治醫師成績查詢、合格分數線、證書領取等內容。當然關注2021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的小伙伴們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2023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考情解讀2023-05-02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視頻免費分享2022-04-03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免費視頻講座2022-04-01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視頻2022-04-01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前必背【心絞痛及腹腔積液】考點合集2022-03-22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必考點2022-03-16
- 2022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記憶知識點的方法2022-03-08
- 2022中西醫內科主治醫師考生必背:解表劑歌訣2022-03-07
- 2022年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重要考點預測2022-02-23
- 2022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復習考點及練習題(36)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