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農業經濟師多選練習五


1.根據約翰•梅爾的觀點,高資本技術農業生產階段的特征有( )。[2014 年真題]
A.人地比例逐漸提高,農場平均規模擴大
B.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升
C.資本變得越來越充裕
D.農業人均收入和土地生產率下降
E.農業部門的相對重要性大大下降
【答案】BCE
【解析】在高資本技術農業階段亦即資本密集型技術進步階段,農業部門的相對重要性大大下降,資本積累已經足以支持非農產業部門的迅速發展;資本變得越來越充裕,資本在農業部門的運用也日益集約化;作為非農業部門擴張的結果,人地比例逐漸下降,農場平均規模擴大;勞動成本變得越來越高昂,用機械代替勞動可以節約農業生產成本,同時導致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中,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積極作用有( )。[2015 年真題]
A.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
B.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
C.促進農戶土地的流轉
D.促進農民的市民化
E.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答案】BE
【解析】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現代農業建設進入了重視物質投入,優化農業結構,追求經濟效益的探索發展時期。這個時期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不僅帶動了農業結構調整,而且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大幅增長。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呈現出的特點有( )。[2014 年真題]
A.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呈下降趨勢
B.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C.農業就業占全國勞動力就業比重呈下降趨勢
D.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持不變
E.農產品國際貿易呈現縮小趨勢
【答案】ABC
【解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呈下降趨勢;農業就業占全國勞動力就業比重呈下降趨勢。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策和新措施,現代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有:①農業與國民經濟的關系進一步改進。②農業產出增加、質量和結構優化,具體而言:a.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提升;b.農業結構不斷優化;c.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③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顯著提高。⑤農業經營體制穩定完善。
4.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有( )。[2015 年真題]
A.農業投入不足
B.農村土地資源短缺
C.農民文化素質低
D.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
E.農業產業化緩慢
【答案】ABCE
【解析】現代農業面臨的突出矛盾有:①資源短缺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矛盾;②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實現農業集約經營的矛盾;③農村勞動力大量富余與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矛盾;④農業投入不足和要素大量外流的矛盾;⑤參與國際競爭與保護國內產業的矛盾;⑥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
5.建設現代農業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促使農業現代化與( )的同步推進。[2013 年真題]
A.工業化
B.城市化
C.非農化
D.市場化
E.電氣化
【答案】AB
【解析】建設我國現代農業的推進策略是實施農村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戰略。只有實行城鄉統籌,工農互促,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工業化、城市化同步推進,才能有效地改善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外部環境條件,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加快現代農業的成長。
6.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是由( )構成的復合體系。[2013 年真題]
A.經濟目標
B.技術目標
C.生態目標
D.社會目標
E.文化目標
【答案】ABCD
【解析】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是由多重目標構成的復合體系,包括:①技術目標。靠科學技術裝備農業,達到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提高效益、保護環境、改善和豐富農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目的。②經濟目標。經濟目標是農業現代化的直接價值取向,即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程度。③生態目標。要保持農業人口、資源、環境同農業經濟發展的協調,實現良性循環。主要是處理好農村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平衡關系。④社會目標。上述四個目標及其子目標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農業現代化目標體系。
7.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傳統農業的特征有( )。
A.農業新技術不斷更新換代
B.技術狀況長期保持不變
C.人力資本稀缺
D.勞動力短缺
E.持有和獲得收入來源的偏好和動機狀況長期變化甚微
【答案】BCE
【解析】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傳統農業應該被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經濟均衡狀態”,其基本特征為:①技術狀況長期保持不變;②持有和獲得收入來源的偏好和動機狀況亦長期變化甚微;③人力資本稀缺。與原始農業相比,傳統農業的生產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仍處于一種低水平的均衡之中。
8.現代農業的基本內涵有( )。
A.產業化經營
B.集約化經營
C.標準化
D.創新
E.市場化
【答案】ABCD
【解析】新的時代特征賦予現代農業發展新的內涵。綜合來看,現代農業的基本內涵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①創新的理念;②產業化經營的理念;③集約化經營的理念;④全球化的理念;⑤適度規模經營的理念;⑥標準化的理念。
9.現代農業創新的渠道有( )。
A.開辟新的農產品市場
B.引入農業新產品
C.專業協作規模經營
D.引進農業高新技術
E.打破地域限制,聯合發展
【答案】ABD
【解析】現代農業創新的渠道主要包括:①引入農業新產品;②引進農業高新技術,即新的生產方式;③開辟新的農產品市場;④開拓并利用農業生產原材料新的供應來源;⑤實現農業企業的新組織形式。
10.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有( )。
A.新的農業企業組織形式
B.資源配置市場化
C.手段科技化
D.服務社會化
E.農民職業化
【答案】BCDE
【解析】現代農業作為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有著與農業其他發展階段相區別的特征:①結果高效化;②手段科技化;③要素投入集約化;④服務社會化;⑤農民職業化;⑥產業領域廣、鏈條長;⑦農業經營方式一體化;⑧農業功能多樣化;⑨資源配置市場化。
11.現代農業逐步形成( )農業三足鼎立競相發展之勢。
A.綠色
B.黃色
C.藍色
D.白色
E.紅色
【答案】ACD
【解析】現代農業領域突破了數千年來“綠色農業”一枝獨秀的局面,逐步形成綠色、藍色、白色農業三足鼎立競相發展之勢。現代農業的范疇從農業生產的產前組織、生產過程,到產后農產品的銷售或加工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緊密聯系、有機銜接的產業鏈條,具有很高的組織化程度。
12.現代農業的類型主要包括( )。
A.觀光休閑型農業
B.有機農業
C.集約農業
D.生態農業
E.立體高效型農業
【答案】ABDE
【解析】現代農業的主要類型有:①生態農業;②有機農業;③立體高效型農業;④高科技型農業;⑤觀光休閑型農業。
13.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意義有( )。
A.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需要
B.是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
C.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需要
D.是保障民眾生產的需要
E.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答案】ABCE
【解析】在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加速推進和世界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向縱深發展的背景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①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②發展現代農業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需要;③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④發展現代農業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需要。
14.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律性主要有( )。
A.采用集約型、內涵式的生產方式
B.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
C.強調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全面性的目標
D.技術進步貢獻率上不斷提升
E.都會環境造成破壞
【答案】ABCD
【解析】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律性主要有:①各國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不同步,但在生產方式演進上具有趨同性,都是采用集約型、內涵式的生產方式;②現代農業發展中技術路線因國而異,但在技術進步貢獻率上不斷提升;③現代農業發展中的農戶(農場)規模有大有小,但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④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存在差異,但強調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全面性的目標趨同。
15.我國現代農業的啟動建設階段的特征有( )。
A.自下而上
B.建設重點為水利化、機械化
C.行政推動
D.依靠集體的力量
E.出現弱化傾向
【答案】BCD
【解析】我國現代農業啟動建設時期的主要特點是:以水利化、機械化為建設重點,依靠集體的力量,自上而下,行政推動,在全國范圍開展了大規模農業基礎建設。建設速度很快,但走了不少彎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E 項屬于現代農業建設探索發展階段的特點。
16.現代農業建設取得的進步有( )。
A.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
B.農業產出增加、質量和結構優化
C.農業與國民經濟的關系進一步改進
D.農業創新能力有所提高
E.農業經營體制穩定完善
【答案】ABCE
【解析】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策和新措施,現代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①農業與國民經濟的關系進一步改進;②農業產出增加、質量和結構優化;③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顯著提高;⑤農業經營體制穩定完善。
17.我國現代農業面臨的突出矛盾有( )。
A.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實現農業集約經營的矛盾
B.農業地域限制與市場化要求的矛盾
C.參與國際競爭與保護國內產業的矛盾
D.資源短缺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矛盾
E.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
【答案】ACDE
【解析】我國農業基礎仍很薄弱,實現農業現代化還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①資源短缺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矛盾;②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實現農業集約經營的矛盾;③農村勞動力大量富余與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矛盾;④農業投入不足和要素大量外流的矛盾;⑤參與國際競爭與保護國內產業的矛盾;⑥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
18.建設我國現代化農業的推進策略有( )。
A.實施分階段、分區域、重點突破的現代農業發展戰略
B.實施通過農業對外開放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戰略
C.實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措施
D.實行從生產到消費的產業鏈發展戰略
E.實施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現代農業發展戰略
【答案】ABDE
【解析】建設我國現代化農業的推進策略主要包括:①實施農村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戰略;②實施分階段、分區域、重點突破的現代農業發展戰略;③實施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現代農業發展戰略;④實行從生產到消費的產業鏈發展戰略;⑤實施通過農業對外開放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戰略。
19.我國糧食核心區的發展方向為( )。
A.推動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
B.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
C.深入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
D.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E.打造國家級口糧、工業用糧和飼料糧現代化生產基地
【答案】CE
【解析】我國糧食核心區的發展方向是:深入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打造國家級口糧、工業用糧和飼料糧現代化生產基地。A 項是我國重點推進區域其他主要產品優勢區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之一;B 項是率先實現區域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之一;D 項是穩步發展區域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之一。
20.近年來,政府對現代農業采取的措施包括( )。
A.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保障措施
B.加強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建設
C.對外開放現代農業
D.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
E.深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答案】ABDE
【解析】近年來,中央對現代農業建設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其采取的政策措施有:①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保障措施;②深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③強化農業科技的支撐作用;④加強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建設;⑤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
21.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關鍵有( )。
A.法律體系
B.監管體系
C.標準體系
D.檢驗檢測體系
E.認證體系
【答案】BCDE
【解析】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關鍵是健全五大體系:①標準體系;②檢驗檢測體系;③認證體系;④應急體系;⑤監管體系。
22.強化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支撐作用的方式有( )。
A.培育多元化推廣組織
B.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
C.建立產學研創新
D.完善農技推廣體制機制
E.加大農技推廣經費投入
【答案】ABDE
【解析】強化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支撐作用的措施有:①完善農技推廣體制機制;②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③培育多元化推廣組織;④加大農技推廣經費投入。
23.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平穩有序流轉的措施有( )。
A.加強土地流轉用途監管
B.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法律體系
C.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
D.加快健全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
E.以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在農業投資確有保障的條件下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答案】ACDE
【解析】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平穩有序流轉的措施包括:①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②加強土地流轉用途監管;③加快健全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④以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在農業投資確有保障的條件下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3日)2020-10-23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2日)2020-10-22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20日)2020-10-20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9日)2020-10-1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16日)2020-10-16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9日)2020-10-0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8日)2020-10-08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10月7日)2020-10-07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9日)2020-09-29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每日一練(9月27日)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