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學之發熱和黃疸-2018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易考點


2018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易考點-癥狀學之發熱和黃疸
癥狀學-發熱
稽留熱:體溫持續于39℃~40℃以上,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達數日或數周。見于肺炎鏈球菌性肺炎、傷寒、斑疹傷寒等的發熱極期。
弛張熱: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2℃以上,最低時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風濕熱、重癥肺結核、化膿性炎癥等。
間歇熱:高熱期與無熱期交替出現,體溫波動幅度可達數度,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1日至數日,反復發作。見于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
回歸熱:體溫驟然升至39℃以上,持續數日后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日后即有規律地交替一次。見于回歸熱、霍奇金病、周期熱等。
波狀熱:體溫逐漸升高達39℃或以上,數天后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后再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見于布氏桿菌病。
不規則熱:發熱無一定規律,可見于結核病、風濕熱、支氣管肺炎、滲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例】下列各項,可見間歇熱的是
A、急性腎盂腎炎
B、肺炎
C、風濕熱
D、滲出性胸膜炎
E、霍奇金病
【答案】A
癥狀學-黃疸
1、溶血性黃疸
臨床表現:黃疸較輕,呈檸檬色。急性溶血時,起病急驟,出現寒戰、高熱、頭痛、腰痛、嘔吐,尿呈醬油色或茶色。嚴重者出現周圍循環衰竭及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常有貧血、黃疸、脾腫大三大特征。
實驗室檢查特點:血清總膽紅素增多,以非結合膽紅素為主,結合膽紅素一般正常,尿膽原增多,尿膽紅素陰性,具有溶血性貧血的改變,如貧血、網織紅細胞增多、血紅蛋白尿、骨髓紅細胞系增生旺盛等。
2、肝細胞性黃疸
臨床表現:黃疸呈淺黃至深黃,有乏力、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甚至出血等肝功能受損的癥狀及肝脾腫大等體征。
實驗室檢查特點:血清結合及非結合膽紅素均增多。尿中尿膽原通常增多,尿膽紅素陽性。大便顏色通常改變不明顯。有轉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受損的表現。
3、膽汁淤積性黃疸(阻塞性黃疸)
臨床表現:黃疸深而色澤暗,甚至呈黃綠色或褐綠色。膽酸鹽返流入血,刺激皮膚可引起瘙癢,刺激迷走神經可引起心動過緩。糞便顏色變淺或呈陶土白色。
實驗室檢查特點:血清結合膽紅素明顯增多。尿膽原減少或陰性,尿膽紅素陽性。大便顏色變淺。反映膽道梗阻的指標改變,如血清堿性磷酸酶及脂蛋白-X增高等。
【例】全身黃疸,糞便呈白陶土色,可見于
A、胰頭癌
B、溶血性貧血
C、鉤端螺旋體病
D、肝硬化
E、重癥肝炎
【答案】A
最新資訊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備考要做好心理準備2020-03-17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復習時間一定要保證!2020-02-19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備考技巧2020-02-18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如何科學備考2020-02-13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持之以恒2020-02-12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四條要訣2020-02-04
- 2020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怎么復習才有用?2020-01-21
- 2020年中西醫結合醫師考試各單元考察重點及復習指導2019-09-19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匯總2018-09-21
- 2019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方劑學》復習重點:發熱對應的方劑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