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中醫基礎理論重點整理(一)
(1)中醫學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辯證論治。
(2)證:也叫證候,是機體在疾病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3)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癥狀和體征等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
(4)論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5)“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發病的時間、地區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就各異。環球|網校|
(6)“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于出現了相同的證,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療。
(7)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并含有對立統一的內涵。陰和陽,既可以代表兩種相互對立的事物和勢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8)陰陽的對立制約:正常者如 “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則如“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虛則陰盛”、“陰虛則陽亢”等。
(9)陰陽的互根互用:“陽根于陰,陰根于陽”、“陽生于陰,陰生于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等。
(10)陰陽的轉化:“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甚則熱,熱甚則寒”。
(11)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
①陰陽的對立制約;
②陰陽的互根互用;
③陰陽的交感互藏;
④陰陽的消長;
⑤陰陽的轉化;
⑥陰陽的自和與平衡。
(12)“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13)凡陰虛不能制陽而致陽亢(陰消陽長)的虛熱證,宜用補陰治之。這種治療原則,稱之為“陽病治陰”;又稱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14)凡陽虛不能制陰而致陰盛(陽消陰長)的虛寒證,宜用補陽治之。這種治療原則,稱之為“陰病治陽”;又稱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15)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16)人體是有機的整體。以五臟為中心,配合六腑,聯系五體、五官九竅等,并通過經絡縱橫廣泛地分布,以貫通內外上下,運行氣血津液,滋養并調節各組織器官的活動。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小編整理的《2018年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中醫基礎理論重點整理(一)》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一定幫助。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環球網校師承/確有專長考試頻道。
最新資訊
- 2023中醫醫術確有專長考核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2月17日)2023-02-17
- 2022中醫確有專長考核重點知識梳理20條(望舌)2022-04-14
- 2022中醫醫術確有專長考核知識點:扳法的操作步驟2022-03-27
- 中醫確有專長報名如何填寫醫術綜述?2022-03-25
- 2022年中醫專長醫師考核:應試技巧2022-02-21
- 2022中醫師承醫案:痹癥-骨痹2022-02-08
- 2022年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培訓2022-01-28
- 2022年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試視頻2022-01-27
- 2022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核考點:行針手法的基本手法2022-01-10
- 2021年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試指南(全是干貨)2021-12-24